《龙凤古镇》古代部分
来源:   作者:船山区政协文史联谊委   点击数:22398   日期:2015-03-06   字体:【

《龙凤古镇》古代部分

目  录

 

一、龙凤镇设立郡、县的历史沿革

二、金戈铁马古德阳

三、建功德阳的历史名人

四、回首斗城话沧桑

五、船山古代十座山

六、国难显忠烈

七、遂宁隽才张问彤的教育业绩

八、铁门坎往事

九、司马光父子的遂宁情结

十、桓温逸闻

十一、遂宁县的衍化轨迹

 

 

 

 

 

 

 

一 龙凤镇设立郡、县的历史沿革

刘耀空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刘邦分巴郡、蜀郡各一部设立广汉郡,领白水(今青川)、梓潼、涪县(今绵阳)、郪县(今三台)、绵竹(今德阳)、汁方(今什邡)、雒县(今广汉)、广汉(今射洪)等十三县,郡治绳乡,也叫乘乡,旧址在今金堂县赵镇东。广汉县的管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遂宁市加上今重庆市潼南县和今资阳市安岳县东北部的总和。广汉县是新设立的县,在此以前,它的辖区内没有县级行政机构。也可以说,广汉县的设立为今遂宁市的辖区初步奠定了基础。

东汉(25年—220年)仍设立广汉郡,含遂宁地区的广汉县和德阳县。德阳县初建于梓潼县北界,辖区包括梓潼、江油两县地,县治在今江油市雁门坝镇(一说在江油市小溪坝镇),东汉末移县于广汉县境南边,辖区比明清时的遂宁县大,县治在今船山区龙凤镇。

三国蜀汉(221年—263年),德阳县隶属东广汉郡。东广汉郡领广汉(郡治,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郪县(今三台郪江镇)和伍城(今中江县城关镇东)四县。

西晋(265年—316年)德阳县隶属广汉郡。广汉郡领广汉(郡治)、德阳、伍城三县。

西晋永宁元年(301),成汉(304年—347年)李特分广汉郡设立德阳郡,领德阳一县,郡治在今船山区龙凤镇(注:建德阳郡时成汉还未建国)。

东晋(317年—420年)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废德阳县,新建遂宁郡,领巴兴(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村)、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广汉(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小谿(今遂宁市城区)和晋兴(今重庆市潼南县玉溪镇青石坝)五县,郡治初在龙凤镇,后移于回马镇长江坝村。

南朝刘宋(420年—479年)遂宁郡有东、西两郡:今遂宁市本土为东遂宁郡,领巴兴(郡治)、德阳、广汉、晋兴四县;西遂宁郡为侨郡,郡治在今广汉市北新华镇(旧名新兴场)。

南朝南齐(479年—502年),遂宁地区本土仍为东遂宁郡,领刘宋原四县,郡治移于今遂宁市城区。

南朝肖梁(502年—557年)承南齐仍设东遂宁郡,领小溪(郡治)、德阳、巴兴、晋兴四县;原广汉县分为广汉(县治今射洪县南通泉坝)、通泉(县治今射洪县太和镇城南)两个县,隶属西宕渠郡。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恭帝三年(556),在梁代东宕渠郡设立合州,领东遂宁、怀化、垫江、青居四个郡,将肖梁东遂宁郡分设东遂宁(新设)和怀化两个郡。东遂宁郡领方义(郡治,由肖梁小溪改名方义,今遂宁市城区)、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二县。怀化郡领长江(郡治,由肖梁巴兴改名长江)、始兴(由肖梁晋兴改名始兴)二县。

北朝北周(557年—581年)闵帝元年(557),改西魏东遂宁郡为遂州。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废德阳县,将其辖区并入方义县,自此德阳这个县名在遂宁地区消失。

遂宁地区的德阳县,建立的确切年分不可考,史学家拟定在196年至219年之间,时间跨度有二十四年之久。214年,刘备已占领今四川地区,行政控制权实际落入刘备手中,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不可能去考虑一个县的设立这件小事。笔者认为,德阳县的建立当在214年以前。如果德阳县建立于213年(最晚年分),至少存在了348年,历东汉、蜀汉、西晋、成汉、东晋、刘宋、南齐、肖梁和西魏九个朝代(政权)。龙凤镇历代为德阳县治,东晋347年遂宁郡初建时,是郡级政府所在地(347年—354年),后来郡治移至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村。

 

 

二 金戈铁马古德阳

刘耀空

 

三国、两晋是我国历史上长时间分裂割据的一个时期,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地处巴蜀两地交界处的德阳(今遂宁市船山区)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

张飞平定德阳之战

东汉末年(196214),遂宁开始设立县级行政机构,县名“德阳”,辖区包括民国时期的遂宁县、蓬溪县、潼南县和安岳县东北部,县治在今船山区龙凤镇。

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军阀混战,相互攻伐,抢占地盘。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占据了广大的北方地区。208年曹操领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统一中国,刘备联络孙权合兵抗曹,双方战于赤壁,结果曹操大败,退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把夺得的南郡一部也借归刘备。从此,原先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时任益州牧的刘焉已死,由他的儿子刘璋继承父职。这时,张鲁领导的五斗米道在汉中一带活跃起来,使刘璋非常害怕,他采纳张松的建议,请刘备到汉中去攻打张鲁(当时汉中隶属益州)。214年,刘备沿长江、嘉陵江、涪江到达今绵阳城东,受到刘璋的热情接待和隆重宴请。刘备到达昭化后不向汉中进兵,停驻下来达一年之久,并借口曹操要来进攻,必须回去救荆州。刘璋看清了刘备有夺取益州的企图,断绝了给刘备的军队给养。刘备回师攻下涪县(今绵阳市东)、绵竹(今德阳市北),军事实力更加强大,命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领军队溯长江而上平定益州的郡县,只留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到达今重庆后,安排赵云继续西进去攻打江阳(今泸州市),他自己赶到雒县(今广汉市)去,与刘备共围成都。张飞到了今重庆,攻破了城堡,并生擒了刘璋的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对严颜呵斥道:“我的大军来了,你为什么还不投降,竟胆敢领兵拒战呢?”严颜回答说:“你太不讲理了!无故侵夺我们的州郡。我这巴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叫人把严颜牵出去砍头。严颜毫不惧怯,说:“砍头就砍头,发什么脾气!”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十分钦佩,立即释放了他,把他当客人接待,严颜深受感动。这就是“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

张飞沿着嘉陵江北上,平定了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继续向德阳(今船山区)进军。刘璋得知垫江失守,急令帐下司马张裔领兵疾驰德阳,在县城龙凤镇北二里涪江西岸的德阳陌(过军渡西端)陈兵布阵,妄图阻止张飞渡江。张飞挥师来到德阳陌对岸,见宽阔的涪江波涛滚滚,渡口全被封锁。传说张飞急忙下令沿江找船。不料船只全被对岸刘璋的另一部将李奇搜去。张飞只好暂时扎下营盘。一天,张飞带着几个亲兵,骑着马沿江察看,在一个僻静的水湾里发现一个渔夫乘着一叶小舟正在打鱼。张飞叫那渔夫上岸来。渔夫捉了几条鱼来参拜。张飞说:“我不要鱼,我要船,你快去拿几只来。”渔夫说:“李奇沿江搜了几遍,哪还有船?幸好我这里背静,才没搜到”。张飞说:“我哥哥刘备忧国爱民,仁义布于天下,理当作西川主人。你愿为我出力吗?”渔夫听出了张飞说话的来头,立即下拜,说:“久闻刘皇叔大名,我愿为将军效劳。”张飞见渔夫情真意切,跳下马来,在渔夫耳边说了一阵,渔夫便上船,顺水荡舟而去,张飞也催马回营。

第二天,张飞令士兵找来木料,赶紧做了一只小船,安排士兵在江岸上操练,自己和两个水兵在小船上持矛刺杀,挥盾防身。

对岸李奇搜了沿江船只,凭借汹涌的江水,以为万无一失。那天出来查营,得知张飞练习水战,心里打起鼓来,暗暗想道:“那张飞杀过江来,夺走水军船只怎么办?”

李奇闷闷不乐回到营中,刚坐定,有一个渔夫来见。渔夫说:“我是本地小民,感戴刘州牧恩德,如今张飞来犯,使我放心不下。”

李奇喝斥道:“有啥话快说出来,若不中听,我要你命!”

“李将军,江边人都说,张飞天天亲自训练水战,若练熟了,过河来怎么办?听说曹操八十万大军都怕他几分。”

“你说怎么办?”

“张飞虽勇猛无敌,但一贯骄慢,何不趁他营寨不牢,夜里悄悄过江去把他杀了?”

李奇正为此事犯愁,觉得渔夫说得在理,紧锁的眉头舒展了。渔夫靠近李奇悄悄说了一阵,李奇大喜。

当晚半夜时分,月色朦胧,李奇带着一百精兵,乘坐二十只小船,来到离对岸一箭之地停下来。

一会儿,一只小船从下游来到张飞营寨附近,有几个士兵盘问,小船上的人说白天不便,趁黑夜给张将军送酒肉来。几个士兵押着那人去了。不一会,大帐中灯火亮了,时而有笑语传出。

静寂的夜里,李奇听得明白,知道渔夫计成,暗自高兴,命令士兵马上行动。上了岸,李奇直奔军中大帐,只见帐中张飞还在饮酒说笑,李奇更喜。

突然一声竹笛响起,火把齐明。“匹夫,你认得张爷爷吗?”李奇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张飞揪住了。那一百士兵望见明晃晃的刀剑,都跪下缴械投降了。

第二天,李奇的军队知道李奇被张飞活捉了,都轮流乘船过江向张飞投诚。张飞率领自己的将士和来降的军队渡过涪江,在德阳陌与张裔鏖战,只见刀光剑影,但闻杀声震天,那张裔的兵将怎能抵挡得住张飞大军的凌厉攻势,不得不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张裔气急败坏,灰溜溜地回到了成都。

张飞和将士们怀着胜利的喜悦列队开进龙凤城,受到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

李特与西晋官兵之战

晋惠帝元康年间(291-299),氐族人齐万年反叛,关西连年饥馑,甘肃略阳、天水六郡饥民十余万口,流亡到巴蜀地区求食。李特家族也跟随流民进入巴蜀。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廪君巴氐人,曹操定中原,李特的祖父领着五百余户归附曹操,曹操委任他为将军,把他们迁到略阳去。李特年轻时在州郡任过事。李特在去巴蜀途中,看到生病的穷苦人,总爱援救、赈济他们,因此流民很爱戴他。

流民分散在巴蜀各地给豪富人家打工。这时益州刺史赵廞见中原政局动荡,有割据巴蜀的野心,赵廞想利用十余万流民的力量和西晋王朝抗衡,于是拉拢李特的弟弟李庠等,但又猜忌李庠“骁勇得民心”,就借故杀死李庠及其子侄十余人。赵廞趁李特、李流弟兄在外,蒙骗流民七千余人进攻成都,赵廞兵败被杀。罗尚被委任为益州刺史,西晋朝廷担心流民在蜀地作乱,逼迫流民各返其乡,永宁元年(301)更限期上道。广汉郡(郡治在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太守辛冉贪暴成性,在沿途设立关卡劫夺流民财物,流民被迫起来反抗。李特曾多次向政府请求放宽流民返回期限,深受流民感戴,他们纷纷归附李特。李特在绵竹(今德阳市黄许镇)结大营收容流民。辛冉派广汉都尉(都尉,郡级武官)曾元、牙将(低级军官)张显、刘并等暗中率兵三万偷袭李特的军营。罗尚改任梁州刺史,也派督护(武官)田佐去协助曾元。李特严阵以待。曾元等靠近军营,李特按兵不动,等到敌军进入了一半,便发动攻击,敌军死伤的人很多,连田佐、曾元、张显等将官也脑袋落地。李特于是进攻广汉(今射洪),辛冉的军队出战,却被李特打败。被罗尚派去救援辛冉的兵将,畏惧李特的军威不敢前行。辛冉兵力不足,无计可施,只得逃奔到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李特追杀到德阳,辛冉没命溃逃,一直跑到湖北荆州,结果被其刺史刘洪所杀。

李特在广汉、德阳打了大胜仗,西晋朝廷派督护衙博和新上任的广汉太守张征讨伐李特,南夷校尉(执掌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李毅又派兵五千援助罗尚,罗尚命令督护张龟屯兵繁城(今成都彭州市,西晋称繁县),三路军队攻打李特。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称益州牧、大将军、大都督,总领梁、益二州诸军事,改年号为“建初”,发兵进攻张征。张征依高据险,与李特相持多日。李特调整战略布局,把军队分成二营,由他和其子李荡各指挥一营。张征趁其军营空虚,派步兵顺着山势单独攻打李特。李特迎战不利,山高路险,进退两难,大家都不知怎么办。有人劝李特带兵撤退,李特估计李荡一定会来援助他,不允许退兵。张征集结在山中的士兵越来越多,山路狭窄,只容得下一两个人通过。李荡的军队不能前行,对他的司马(下属军官)王辛说:“我的父亲(指李特)在敌军的重重围困之中,是我死战的时候了。”于是穿上厚厚的铠甲,手持长矛,高声呼叫,奋勇向前,敌军触锋即死,一连斩杀十余人。张征的部下蜂拥而至前来相救,李荡的官兵都拼死奋战。张征的战斗力由盛入衰,便向后溃退。李特与众将商议,打算放张征回涪城(今绵阳市)去,李荡和王辛进言说:“张征的军队连续作战,士兵伤残严重,谋略和斗志都耗尽了,应该抓住他的弱点将他捉拿。如果舍弃机会宽容他,让他的伤兵得到休养,把逃亡的士兵收集起来,进行整顿训练,集中兵力再来攻打,要实现我们的战略计划就不容易了。”李特采纳了两人的建议,再度攻打张征,张征无力抵抗,溃不成军。李荡从水陆两路追击,终于杀死张征,并活捉他的儿子张存。李特乘胜挺进,挥师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任命骞硕为德阳郡太守。骞硕领兵沿涪江南下,占领了巴郡的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

太安二年(303),晋惠帝派荆州(今湖北江陵)刺史宋岱、建平(今重庆市巫山县)太守孙阜援救罗尚。孙阜率军队到达德阳(今龙凤镇)。那时李特的部队驻扎在成都附近,李特派李荡等到德阳去抵抗孙阜。罗尚领大军袭击李特,两军连续激战两天,李特寡不敌众,收拾余部向新繁县撤退。罗尚紧跟其后,李特回师还击,转战三十余里。罗尚毕竟兵多将广,而李特疲于奔命,连连受挫,遭致惨败,李特等身首异处,躯体被焚烧,脑袋被送到京城洛阳去。

桓温伐蜀平叛之战

桓温(312373),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人,字元子,娶南康长公主,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与庾翼非常友好。庾翼是东晋朝廷高官庾亮的弟弟,庾亮死后代理镇守武昌,总领江荆雍司梁益六州的军事,兼任荆州刺史。庾翼曾在明帝面前举荐桓温,说:“桓温年富力强,具有杰出的才智和宏大的谋略,希望陛下不要以常人去对待他,应该委任他作方叔、召虎(注:这两人是辅佐周宣王使国家中兴的大臣)那样的重要职务,把解脱危难的大功劳之事托付给他。”庾翼死后,明帝委任桓温统领荆梁等四州军务,授予安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那时李势国势微弱,桓温有在巴蜀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永和二年(346),桓温率领将士沿长江西进攻蜀,蜀道险远,而桓温的兵士又少,朝廷甚为忧虑。桓温满怀信心,将士斗志昂扬,部队沿外水(岷江)来到彭模(今彭山县),桓温命令参军(将军的重要幕僚)周楚、孙盛守军用物资,他自领步兵直向成都进军。李势派他的叔父李福和堂兄李权等攻打彭模,周楚等进行顽强的抵抗,李福只得退走。桓温力战李权等人,三战三捷。李势的军队败退,从小道回到成都。李势纠集全部兵力在笮桥(本名彝里桥,又叫夷里桥,在今成都市西南)与 桓温决战,战斗相当激烈,桓温的参军龚护战死。士兵们产生畏惧心理,桓温打算暂时退避一下,哪知鼓吏(掌鼓的官吏。打仗时,战斗人员的行动由鼓吏击鼓进行指挥)误击进军鼓,于是将士们勇敢向前,奋不顾身杀敌,李势的军队无法抵抗,溃不成军。桓温乘胜追杀,势如破竹,直抵成都,放火焚烧小城。李势吓得魂飞魄散,一夜逃跑了九十里,还怕桓温追上他,一直退到葭萌城(今广元市昭化区)。李势的将领邓嵩、昝坚劝他投降。李势站在装着棺材的车箱前面,两手反绑在后背向桓温投降。桓温给李势解开绑绳,烧掉棺材,把李势和他的主要家属十余人送到建康(今南京市,东晋的首都)去,朝廷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在成都住了三十天,选用贤才为官,表扬良善之士,百姓都很高兴。

李势送降表给桓温后,他的党羽王誓、邓定、王润、隗文、肖恭文等举兵反叛,各有一万多人。桓温自己击杀邓定,派袁乔击杀隗文(或肖恭文),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周模被任命为益州刺史,令其镇守彭模,斩杀王誓、王润。定文等人据守成都。反叛者的主力被镇压下去,而残余势力却蠢蠢欲动,尤其在德阳(今遂宁)一带动荡不安。征虏将军杨谦放弃涪城(今绵阳),退保德阳,作好平叛的准备,以维护社会稳定。

 

 

三 建功遂宁的历史名人

刘耀空

 

古代遂宁地区的德阳县,始建于东汉末年,历东汉、蜀汉、西晋、成汉、东晋、刘宋、南齐、肖梁、西魏九个朝代(政权),无论德阳是县级建制还是郡级建制,政府机构都设在龙凤镇,共有340多年的历史。其间有不少军事、政治人物在古德阳这片土地上进行过征战或担任过职官,这里仅对张飞、周处、李特、桓温四人作简要介绍。

张 飞

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与关羽一起追随刘备,民间盛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在曹操擒杀吕布后,跟随曹操到了许都,张飞被拜为中郎将。后来刘备与曹操关系破裂,先去投奔袁绍,再离开袁绍到荆州依附刘表。曹操进军荆州,在当阳长坂坡追击刘备。刘备得知曹军已经逼近,弃下妻室儿子疾走,命令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曹军追上来了,张飞急中生智,把一座小桥拆断,站在河对岸,瞪着一双圆眼,横矛勒马大声呼喊道:“我便是张益德也!谁有胆量快来同我决一死战?”敌人被他叱咤风云的气势威慑住了,谁也不敢去接近他,于是张飞掩护刘备等人脱离了险境,安全转移。刘备据有荆楚,张飞任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来转往南郡。

刘备入益州(今四川)决定向刘璋(时任益州牧)发起进攻时,诸葛亮与张飞、赵飞等溯长江西进,分定郡县。张飞击破江州(今重庆市),生俘了刘璋的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喝问道:“我的大军来了,你为啥还不投降,竟敢领兵顽抗呢?”严颜说:“你太不讲理,无故侵夺我们的州郡。我这巴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勃然大怒,命人把严颜牵出去砍头,严颜毫无惧怯,说:“砍头便砍头,发什么脾气!”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十分钦佩,立即释放了他,把他当客人接待。刘备平定了益州,任命张飞为巴西太守。

张飞沿着嘉陵江北上,平定了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继续向德阳(今船山区)进军。刘璋得知垫江失守,急令帐下司马张裔领兵疾驰德阳,在县城龙凤镇北二里涪江西岸的德阳陌(过军渡西端)陈兵布阵,妄图阻止张飞渡江。张飞猛勇而多智,指挥大军渡过滚滚的涪江,在德阳陌与张裔鏖战,只见刀光剑影,但闻杀声震天,张裔的兵将招架不住,不得不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张裔灰溜溜回到了成都。张飞和将士们威武雄壮地走进龙凤城,受到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

曹操破张鲁,留下夏侯渊和张郃守汉川。张郃率领军队进入巴西,打算把当地的老百姓迁徙到汉中去,与张飞在宕渠、蒙头、荡石一带相拒五十多天。张飞带领精兵一万人,抄小路拦腰截击张郃,因为地险路窄,张郃前后不能相援,被张飞打得大败。张郃被迫下马步行,和手下亲近十余人,沿山间大道奔逃,窜回南郑。刘备做了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升任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张飞在蜀汉军中的声望,除关羽外就数他了,连敌手曹操的谋臣程昱等人,都一致推崇关羽和张飞是“万人之敌”。关羽很爱护士卒而不大尊重士大夫,张飞则十分敬重君子却不大体恤下人。刘备经常告诫张飞说:“你执行刑罚,杀过不少人,又经常鞭打健壮汉子,打后仍把他们留在身边,这样很容易招来祸患。”可是张飞总是改不了那个毛病。因为关羽被东吴杀害,刘备报仇雪恨心切,大举兴兵伐吴。张飞奉命率领将士从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师,临动身时,被他的帐下将张达、范强杀害,带着他的首级去投奔了孙权。刘备听到张飞营中派人送表章来了,便预感到事情不妙,叹息着说:“唉!张飞已经死啦!”待拆开表章一看,果然是来报告张飞噩耗的。

张飞死后,被追谥为桓侯。

周  处

周处,字子隐,西晋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他年幼丧父,缺乏严格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凶暴好斗的劣习,年轻时蛮横意气用事,被乡邻们视为祸害;义兴的江中有蛟龙(鳄鱼),山上有跛足虎,它们都伤害百姓;义兴人把周处、蛟龙、跛足虎称为“三害”,而把周处视为“三害”之首。周处去问一位老人,为什么大家总是闷闷不乐?老人叹息说:“三害未除,愁还愁不了,有什么可乐的!”周处问道:“什么叫‘三害’?”老人如实对周处讲了。周处说:“这没有什么难办呀,我能为大家把三害除掉。”周处随即上山刺杀跛足虎,又下河去击杀蛟龙。那蛟龙有时浮出水面,有时潜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始终与蛟龙缠在一起,历时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死了,便互相庆贺。周处最终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听到乡里人为他“死去”而庆幸,才知道自己被人们所深恶痛绝,就产生了改过自新的念头。周处到吴郡去寻访受世人敬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弟兄,陆机外出,只见到陆云。周处把事情全部告诉给陆云,并说:“我想改邪归正,但年纪已经大了,恐怕最终会一事无成。”陆云说:“孔子曾经讲过:‘早晨得知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人们看重追求真理的教诲,何况你还大有前途。人只怕不能立志,何必忧虑美名不能传扬呢?”周处于是痛下决心改正过错,后来成为忠于职守、杀身成仁的良臣。

吴亡入晋,周处到了洛阳,被任命为新平太守。周处对新平的少数民族采取以安抚和睦为主的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转任广汉太守。西晋遂宁本土为广汉郡,领广汉[郡治]、德阳、伍城(今中江县)三县,而两汉、蜀汉三朝的广汉郡在西晋已易名为新都郡,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情况。在《遂宁县志·职官》(民国十八年版)中,“晋广汉太守”有周处的名字。周处是当年遂宁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郡级政府设在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到龙凤镇(德阳县治)进行巡视、察访一类的公务是他的分内职责。周处在广汉郡颇有政治声誉,《晋书·周处传》写道:“郡里有历时三十年尚未结案的疑难诉讼,周处到任后很快就全部清理完了。”

周处被征召到朝廷任职后,由散骑常侍转为御史中丞。他执法无私,不避宠贵。梁王司马肜有不法行为,周处也按法律秉公处治,不徇私情。他的这种可贵品德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赞赏和支持,反而招来忌刻和暗算。氐人齐万年造反,朝臣们为了排挤周处,把他派去跟随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道他一去非死不可,劝他说:“你不是有个老母亲吗?你可以拿侍养老母为由辞掉征西的任务呀!”但周处不听劝告,说:“忠孝哪能两全?我若是照你说的那样去做,母亲是不会把我当好儿子的。这次西征,如果我死了,也是死得其所。”随后,梁王司马肜受命为征西大将军,总领关中众多军中事务。齐万年听说周处被派来跟他交战,高兴地说:“此人才兼文武,若是有职有权,我确实斗不过他。但现在呢,他受制于人,被人往死里逼啊!”周处自己也很清楚,司马肜必定会乘机报复他,然而他毫不惧怕,明知不可能活着回来,还是坚定地踏上了征途。当时氐人屯驻在梁山,有七万人,夏侯骏逼迫周处竟以五千兵卒向氐人发动进攻。周处声明说:“只给我五千人,而且没有后援,我死了算不得什么,只怕是会给国家带来耻辱。”但司马肜却坚持叫他非去不可。周处自知必败无疑,慨然吟诗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紧接着便投入残酷的战斗,从早晨苦撑到黄昏,杀死敌人数以万计。后来,周处的箭发射完了,弓也拉断了,近在咫尺的振威将军卢播和雍州刺史解系,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周处身旁的人劝他撤退,他手握剑柄拒绝说:“今日正是我周处尽节报国之日,自古良将奉命杀敌卫国,从来就是有进无退。我是朝廷大臣,以身殉国是应该的!”于是继续坚持战斗,直到战死沙场。周处爷孙三代(周处的儿子周玘、周札,孙子周勰、周筵等)都是尽忠报国的贤臣。时任太常(朝廷高官,九卿之一)的贺循向晋王司马睿(后为东晋元帝)奏议说:“(周)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极美的业绩),烈士之远节。”这是对周处的公正评价。

周处不但从政从军,还是一位有成就的文人,他写过《默语》三十篇,著有《风土记》,并撰集《吴书》。

李  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廪君巴氐人。曹操定汉中,李特的祖父领着五百余户归附曹操,曹操委任他为将军,把他们迁居到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去。李特年轻时在州郡任过事。晋惠帝元康年间(291299),氐族人齐万年反叛,关西连年饥馑,甘肃略阳、天水六郡饥民十多万人,流亡到巴蜀地区去求食。李特家族跟随流民入巴蜀,看到生病的穷困者,总爱援救、赈济他们,因此得到流民的拥护。流民分散到巴蜀各地给豪富人家作工。这时益州刺史赵廞  有割据巴蜀的野心,想利用流民的力量与西晋王朝抗衡,于是拉拢李特的胞弟李庠等,可是又猜疑和忌刻李庠的骁勇和才干,就借故杀死李庠及其子侄十多人。赵廞趁李特、李流弟兄在外,蒙骗七千多流民去进攻成都,结果赵廞兵败被杀。这时,罗尚继任益州刺史。西晋朝廷担心流民在蜀地作乱,逼迫流民各返其乡。永宁元年(301),责令流民限期上道,广汉郡(郡治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太守辛冉贪暴成性,在沿途设立关卡劫夺流民财物,官逼民反,流民组织起来反抗。李特曾多次向政府请求放宽流民返乡期限,深受流民感戴,于是纷纷归附李特。李特在绵竹(今德阳市黄许镇)结大营收容流民。辛冉派广汉都尉(郡级武官)曾元、牙将(低级军官)张显、刘并等暗中领三万兵卒偷袭李特的军营。罗尚改任梁州刺史(注:蜀汉益州辖十六郡,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将益州一分为二,益、梁二州各辖八郡,广汉郡隶属梁州),也派督护(武官)田佐去协助曾元。李特严阵以待。曾元等靠近军营,李特按兵不动,等到敌军进入了一半,便猛烈发动攻击,敌军伤亡惨重,连田佐、曾元、张显等将领的脑袋也落了地。李特乘胜进攻广汉(今射洪县南通泉坝),辛冉的军队出来抵抗,被李特打得落花流水。罗尚派兵将去救援辛冉,畏惧李特的军威不敢前行。辛冉一筹莫展,只得逃奔到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李特穷追不舍,辛冉又放弃德阳,没命溃逃,一直跑到湖北荆州才停下脚步。荆州刺史刘洪鄙视辛冉的渎职逃跑行为,愤然将辛冉杀了。

惠帝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称益州牧、大将军、大都督,总领益、梁二州众多军中事务。西晋朝廷派新上任的广汉郡太守张征讨伐李特,与李特相持多日。张征趁李特调整布防军营空虚发起进攻,李特迎战不利。李特儿子李荡奋勇向前,拼死战斗,战机转危为安。张征兵士的战斗力由盛入衰,便向后溃退。李特打算放张征回涪城(今绵阳)去。李荡认为那样就等于放虎归山,张征的军队休整后还会来攻打他们,不如乘胜追击,将张征置于死地。李特采纳了李荡的建议,从水陆两路追击张征。张征无力抵抗,溃不成军,最终张征被斩杀,其子张存被活捉。李特一路凯歌,挥师德阳(今船山区龙凤镇),将德阳晋升为郡,任命骞硕为太守。骞硕沿涪江南下,占领了巴郡的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

太安二年(303)晋惠帝派荆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孙阜援救罗尚。孙阜的军队到达德阳(今龙凤镇)。那时,李特的部队驻扎在成都附近,李特派李荡等到德阳去抵抗孙阜。罗尚领大军袭击李特,两军连续激战两天,李特寡不敌众,收拾余部向新繁县撤退。罗尚紧跟其后,李特回师还击,转战三十余里。罗尚毕竟兵多将广,而李特疲于奔命,连连受挫,遭致惨败,李特等身首异处,躯体被焚烧,脑袋被送到京城洛阳去。

李特死后,他的弟弟李流、儿子李雄率领流民继续战斗。公元304年,李雄称成都王,不久即皇帝位,年号大武,后又改为玉衡,这即是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公元333年,李雄病死,由其兄李荡的儿子李班继位。此后李氏家族连续产生争夺皇位的斗争,最后一个皇帝是李势。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平定蜀地,李势投降,成汉政权存在四十四年(304347)。

桓  温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人。匹配南康长公主,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与庾翼(时任荆州刺史,总领江、荆、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很友好。庾翼曾向明帝举荐桓温说:“桓温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以普通人去相待他,应该委任他作国家的重臣,把解脱危难、创立勋业的事情托付给他。”庾翼死后,桓温总领荆、梁等四州众多军中事务,拜安西将军,任荆州刺史等职。

穆帝永和二年(346),桓温统率军队入蜀征讨李势。行军途中,见到诸葛亮当年在鱼复平沙上建造的“八阵图”,垒石成八行,每行相距二丈,其他人都认不出那是什么阵,桓温对大家说:“这是常山蛇阵。”进抵彭模(今彭山县),桓温命参军周楚、孙盛看守军用物资,自己亲自领兵直向成都进发。李势派他的叔父李福、堂兄李权攻打彭模,战况很不顺利;桓温攻打李权,三战三捷。李势出动全部兵力与桓温在笮桥(又名夷里桥,在今成都市西南,桥用竹索编成)跟桓温激烈交战,桓温的参军龚护阵亡。晋军本来准备撤退,但军中掌鼓的官吏把军令传错了,反而发出了进攻的鼓声,将士们一鼓作气再次向成汉军发动猛攻,李势大败溃逃。桓温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直抵成都。李势吓得只顾逃命,一夜逃奔九十里,一直退到葭萌城(今广元市昭化区)。李势的部将邓嵩、昝坚劝他投降,李势感到日暮途穷,大势所趋,便颓然地答应了。举行投降仪式那天,李势两手反绑在后背,头垂得很低,泪眼愁眉站在一辆车子前面,身后是一副黑色棺材。桓温给李势解开绑绳,并下令烧掉棺材,派人把李势及其主要家属十余人送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东晋的国都)去,朝廷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在蜀地停留了三十天,举荐贤士,表彰善良,百姓都很高兴。军队还没有返回,李势的旧臣王誓、邓定、隗文等谋反,桓温将他们一一镇压下去。整顿队伍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桓温晋升为征西大将军,开建府署(官邸,由国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封临贺郡公。

在遂宁人心中,桓温是个让他们不能忘记的历史人物,原因是有人说,桓温伐蜀时曾与李势交战于德阳城(今船山区龙凤镇),并给我们家乡起了“遂宁”这个优美而吉祥的名字。查阅《晋书》及有关史料,上述说法显然没有文字依据。当然,作为民间传说也无可厚非。桓温伐蜀结束了四川地区自东汉末年以来一百多年的战乱,是有历史功绩的,巴蜀人民怀念他,这种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东晋王朝偏安江南,广大的北方国土被一些军事集团所控制,战争频发,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山河破碎。东晋建立后,曾多次出兵北伐,最重要的是祖逖和桓温的北伐。桓温平蜀后声威大振,他曾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在永和十年(354),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败氐人所建的前秦,直抵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当地有十分之八、九的百姓“持牛酒(牛和酒,古代馈问、犒宴、祭祀多用牛和酒)”在道路旁迎接桓温,老年人流着泪水感激地说:“想不到今天又见到官兵!”桓温因军粮供给得不到保障没有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只得返回襄阳(今湖北襄樊)。第二次北伐是356年,桓温击败羌族贵族姚襄,收复了洛阳,他向穆帝建议把国都迁回洛阳,又建议把西晋末年南迁的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世家大族)、庶人(平民)一律返回北方原籍,但上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此后桓温回到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收复的国土得而复失。第三次北伐是太和四年(369),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破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但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持,切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退兵途中,晋军又遭前燕的骑兵追击,死者三万余人。桓温的北伐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破坏北伐,所以难以成功。

桓温后来权倾朝野,渐渐专横跋扈起来。他几次干预朝政,曾把在位皇帝司马奕废为东海王,后来又降封为海西公;他以皇太后诏令的名义让会稽王司马昱登上皇帝宝座;他给武陵王司马晞(司马昱的胞弟)罗织罪名,再三要司马昱将其杀害,司马昱坚持不予批准,亲笔写了一张纸条给桓温说:“若是晋朝的寿命还长的话,就请你按照我前次的意见去办;如果晋朝大运已去,我就不做皇帝了,宁愿主动给贤能者让路。”桓温读后吓出一身冷汗,对陷害司马晞的事只好罢手。桓温对自己的既得职权很不满足。有一次,他对身边的人说:“我要是长此无所作为,真要被司马懿、司马昭耻笑了。”这话的意思是:司马王朝已经衰弱到再也延续不下去了,他如果不做皇帝,实在是“天予不取”,坐失良机。桓温见谁也不开口说话,接着说:“我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连遗臭万年也办不到吗?”司马昱(简文帝)逝世时,给了桓温极高的评价。桓温原以为司马昱临终会把帝位禅让给他,至少也要让他做代理皇帝(摄行帝位),结果使他大失所望。不久,桓温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四 回首斗城话沧桑

——写在遂宁城1660年华诞之际

刘耀空

 

四川是我国古代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夏商时全国划为九州,遂宁县境属梁州管辖。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和蜀国两个国家,遂宁县境是蜀国的辖区。秦统一中国后,遂宁县境隶属蜀郡。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分巴蜀二郡置广汉郡,并设立广汉县,今遂宁市境开始建立县级行政机构。东汉末年(大约在196214年之间),在广汉县南设立德阳县,其辖区大体相当于明清时遂宁和蓬溪两县的大部,因此德阳县的建立是遂宁县的建置起点,至今有近一千八百年。西晋后期,流民李雄(李特之子)建立成汉,将德阳县升格为德阳郡,县境内开始置郡。347年,荆州刺史桓温平蜀,成汉灭亡,东晋废德阳郡立遂宁郡,“遂宁”自此得名。穆帝永和十年(354),东晋新置小谿县,县治今遂宁市城区。即是说,遂宁城至迟建于354年,迄今已有1660年的历史。

人们常说,北京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它与全国各地紧紧相连。同理,一个市、一个县的政府所在地与它的辖区内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笔者试图以遂宁城为经线,上自东晋354年,下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把遂宁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记述出来;又以遂宁城为纬线,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人物等情况作个简要介绍,让读者朋友对遂宁城有个有机的、多层面、多角度的了解。为了记述方便,本文从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去写。

一、东晋南北朝时期

354581

早在遂宁城诞生前331年,遂宁就成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藩封地。《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更始元年(公元23年),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也有“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的记述。“光武”即刘秀,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武信”即遂宁。刘秀藩封为武信侯,遂宁就是他的封地和食邑(食邑,“以收其赋税而食”)。在我国历史上,有三位皇帝的封地在遂宁,刘秀是最早受封的皇帝(另外两位是唐穆宗李恒、宋徽宗赵佶)。

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称帝,是为元帝,史称东晋。东晋初立时,四川地区不在东晋的管辖之下。西晋永宁元年(301),巴氐族首领李特起义于绵竹(今德阳市黄许镇),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益、梁二州军事,四川地区从西晋版图中独立出去。304年李雄称成都王,不久即皇帝位,建立成汉。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奉命平定蜀地,成汉灭亡,四川地区才入东晋版图。东晋四川地区共有益、梁、荆、秦等六州,遂宁隶属梁州。347年,罢德阳郡,建遂宁郡,“遂宁”之名自此出现,至今1667年。遂宁郡领德阳(347354年为郡治,今船山区龙凤镇)、巴兴(355年置,355420年为郡治,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村)、小谿(354年置,县治今遂宁市城区,自此遂宁城诞生,迄今1660年)、广汉(今射洪县南通泉坝)和晋兴(今重庆市潼南县西北玉溪镇青石坝)五县。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武帝),立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遂宁改属益州,承东晋为遂宁郡,领巴兴(郡治)、小谿、德阳、广汉、晋兴五县。西晋末年以来,中原地区很多人南逃,称作侨人,在侨人集中的地区,暂借地设立行政机构,叫做侨州、侨郡、侨县。明帝泰始五年(469),分遂宁郡置侨郡,遂宁本土称东遂宁郡,侨郡称西遂宁郡,郡治今广汉市北新华镇,旧名叫新兴场。

479年,肖道成废宋顺帝刘准,自立为帝(齐高帝),国号齐,定都建康,史称南齐或肖齐。南齐建制大体承宋制,仍置东遂宁郡(本土)和西遂宁郡(侨郡)。南齐东遂宁郡只领巴兴、小谿、德阳、晋兴四县,不辖广汉县。广汉划归西宕渠郡(郡治今盐亭县西北毛公场许家坝),更名为通泉县。

502年,肖衍(梁武帝)在建康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肖梁。肖梁的行政建制与南齐一脉相承,有实郡(东遂宁郡)和侨郡(西遂宁郡)。东遂宁郡领南齐原四县,只是原“小谿”改为“小溪”,“谿”与“溪”同音(xī),且部分字义相同。最大的改变是,小溪县成为郡治,遂宁城从此晋升为郡级。

肖梁于557年被陈朝取代。陈朝皇帝陈霸先未能据蜀。宋、齐、梁、陈四朝统称为“南朝”。

“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至581年隋文帝取代北周结束。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北朝据蜀有西魏和北周。

宇文泰,鲜卑人,是北魏关西大都督。高欢掌北魏兵权,称大丞相,总揽朝中大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高欢之逼,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以长安为都,史称西魏,宇文泰自任太师,总揽朝政。与此同时,高欢在邺城立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西魏据蜀只有五年(553557)。西魏恭帝三年(556)设立合州,领东遂宁、怀化、垫江、清居四郡。原东遂宁郡分为东遂宁(新置)和怀化二郡,东遂宁郡领方义(梁代小溪更名;郡治[今遂宁市城区])、德阳二县;怀化郡领长江(梁代巴兴县更名;郡治)、始兴(梁代晋兴县更名)二县。西魏仍有西遂宁郡(侨郡),郡治今广汉市北新华镇。

556年,宇文泰死,他的儿子宇文觉(孝闵帝)废除西魏恭帝,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闵帝元年(557)正月,将西魏东遂宁郡晋升为遂州,“遂州”之名自此开始,迄今1457年。静帝大象二年(580),遂州设总管府,初统有石山、怀化、盐亭、通泉四郡(后改盐亭、通泉二郡入新州)。石山郡由西魏东遂宁郡更名,省德阳县入方义县(郡治,今遂宁市城区),领方义一县;怀化郡仍领长江(郡治)、始兴二县。武帝建德四年(575)设立普州,下辖普慈、普安、安居三郡。安居郡原本遂宁辖区,575年从本土分出,领柔刚一县(今安居区安居镇)。

东晋南北朝时期,史料上遂宁职官只有冯迁(东晋)、周籍之(刘宋)、谯希渊〔肖齐〕、刘亮(肖梁)、杜皎(北周)、柴烈(北周)六人的记载。冯迁,遂宁太守。五城(今中江县)帛氐奴反叛的时候,冯迁弃郡出走。后来桓玄篡位败走四川,到达枚回洲,益州刺史毛璩的从孙毛祐之和参军费恬迎击桓玄,弓箭如雨点一般向桓玄射去。桓玄的亲信丁仙期、万盖等人以身体去挡住桓玄,结果各中数十箭而死。桓玄身上也中了箭,他的儿子桓升上前给他把箭拔了出来。这时冯迁抽出大刀走上前去,桓玄把头上的玉导(引头发入帽子的玉器)拔出来交给冯迁,便说:“你是什么人?胆敢来杀天子?”冯迁说:“我要杀天子之贼!”他手起刀落,把桓玄斩了,为国家和人民除了一害。周籍之,杨武将军,巴东太守,总领遂宁、巴郡、宕渠、梓潼、巴西五郡诸军事,讨伐帛氐奴程道养、赵广,事平后进位益州刺史。谯希渊,遂宁太守。时肖宝卷〔东昏侯〕过恶无道,蜀中多乱,被新城人帛养驱逐。刘亮,年少时擅长刀盾,任东遂宁郡太守,梁、益二州刺史。在任清廉、俭朴,所得的公俸全部退还官府,宋明帝下诏赞扬他。以军功封顺阳县侯,死后谥号为“刚侯”。杜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任遂州刺史,北周赠开府仪同(府兵官衔)、大将军。唐太宗的得力助手杜如晦是杜皎的曾孙。柴烈,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历任遂州、梁州刺史,授官骠骑大将军(高级将领)。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涪江纵贯县境东部,古代是巴蜀的交界地。境内属丘陵地貌,陵谷错落,万山千壑。涪江两岸多为冲积台地,是境内富饶之区。遂宁城建在涪江开阔处的西岸,坦荡如砥,宛若平原,天造地设,气象宽舒。遂宁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称赞德阳(遂宁)说:“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士女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生事’,‘生活’之意)。”先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世代进行着农、林、牧和手工业的生产,建设家园,开展城乡商贸,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四川地区战乱频繁,人民流徙死亡,造成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衰落。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描述西晋以后四川地区的情况是:“生民歼(灭)尽,平原鲜(少)麦黍之苗,千里蔑(无)鸡狗之响(叫声),丘城(变成废墟的都市)荒邑(被废弃的县城),莫有名者(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来)。嗟乎(哎呀!)三州(拟作‘巴蜀地区’),近(接近于)为荒裔(边远地区),桑梓之域(故乡。注:常璩是成都市崇州人),旷成(荒废成)长野(空旷的原野)。”处在四川的大环境中,遂宁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是生灵涂炭,城市破败,乡野萧疏,满目荒凉。北朝的西魏和北周据蜀的时间很短,北朝的政权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当权,征伐不断,劳役、赋税繁重,人民遭受的痛苦更深。

遂宁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鉴于两晋南北朝时期遂宁史料匮乏,众多优秀人才被历史湮没,下面只介绍龚颖的简况。龚颖,遂宁人。年少时很好学。当时毛璩任益州刺史,任命他为劝学从事(州级管教育的官吏)。毛璩被谯纵杀害,州里的官员一齐逃跑了,唯有龚颖没跑,他哭号着为毛璩送葬。谯纵设宴会去请龚颖,没有找到他。宴厅奏乐时,龚颖来了,他流着泪说:“我是毛璩的部下,他虽然死了却还有灵魂,怎能容忍你们唱歌跳舞叛乱呢?”谯纵的大将谯道福把龚颖拉出去,快要杀他的时候,谯道福的母亲来不及穿鞋,光着脚追出去救龚颖,原来她是龚颖的姑母,所以龚颖才免于一死。谯纵称成都王,准备礼物去聘请龚颖作官,却被龚颖拒绝了。谯纵将龚颖收监下狱,谯纵的心腹把锋利的刀子架在龚颖的颈子上威胁他,可是龚颖毫不动摇,意志更加坚定。龚颖带着手铐脚镣坐了九年黑牢,始终坚持高尚的操守,与谯纵集团势不两立。谯纵之乱被平息以后,新任刺史引荐龚颖任府参军(参谋军务),后升任州别驾从事史(刺史的助手)。元嘉二十四年(447),刺史陆征给皇帝上表,热情赞扬龚颖的高洁风范,力荐给其提升官位。但朝廷没有采纳陆征的建议。

 

二、隋唐五代时期

581960

 

遂宁是唐穆宗李恒藩封的地方。李恒,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母亲郭皇后是郭暧的女儿,郭子仪的孙女。川剧《打金枝》实有其事,是郭暧(穆宗的外祖父)和升平公主(穆宗的外祖母)的一个夫妻冲突故事。李恒生于795年,初封建安郡王,806年进封遂(宁)王,81210月立为皇太子,821年正月宪宗李纯逝世,李恒继位当皇帝。894年,昭宗李晔的儿子李祎也藩封为遂(宁)王。

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罢遂州石山、怀化二郡仍置遂州。仁寿二年(602),升为遂宁总管府。炀帝(杨广)执政,效法秦代郡县制,于大业三年(607)罢遂宁府,改置遂宁郡,领方义(郡治)、青石、长江三县。安居县本遂宁辖区,隋代隶属资阳郡。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改遂宁郡复置遂州,领方义(州治)、蓬溪、长江、青石、遂宁(后二县在今潼南县境)五县。安居县本遂宁辖区,唐代隶属普州。武德二年(619)置总管府。贞观十年(636)置都督府。贞观十七年(643)罢都督府。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改称遂宁郡。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恢复遂州称号,唐末昭宗(李晔)光华三年(900)在州置武信军节度。

五代前蜀、后蜀遂宁仍称遂州,前蜀置武信军,后蜀改称永宁军,所领五县与唐代一致。

隋代统治时间短,仅三十七年(581618),《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记载有职官卫元(遂州总管)、周法尚(行营总管)、陈叔坚(陈高宗之子)、司马同游(后二人为遂州刺史)四人。

唐代统治时间很长,有近290年(618907)。职官名目多,如州刺史、州总管、州都督,州参军、郡太守、县令等。较多官员尽职尽责,百姓拥护,其中颜杲卿、李巨、郑君立以身殉国,特别是颜杲卿忠心卫国,与安禄山反叛势力作坚决的斗争,最后被擒,宁死不屈,遭叛军节节肢解(用刀分割四肢)而死。遂宁人民无比崇敬颜杲卿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县城修建了颜杲卿祠,并以“太子太保”的名衔将他供奉在“名宦祠”中。乔琳,遂州刺史,在唐中央与藩镇势力的斗争中归附了叛将朱泚,后来被朝廷处死,但他在遂宁创立学宫,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功不可没。侯绍是唐昭宗(李晔)时遂州刺史,乾宁四年(897)十月叛唐依附于王建(五代前蜀建立者)。

五代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有前蜀、后蜀等国,只有前蜀(907925)、后唐(925933)、后蜀(934965)拥有四川地区。五代十国历时共58年。五代时期的职官以夏鲁奇最为杰出。夏鲁奇,字邦杰,山东青州人。少年有志,熟谙兵法,精通武艺,骁勇善战。任武信军节度使,辖遂(今遂宁)、昌(今大足)、合(今合川)、渝(今重庆)、泸(今泸州)、普(今安岳)六州,为政清廉,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体恤百姓,练兵习武,深受军民拥戴。他根据遂州城市特点,“规方为城”,取外濠土筑城墙,城周十里,外环城河,四门有桥出入,房屋建筑排列有序,为遂州城市奠定了基础。夏鲁奇是有文字记载的规划、建设遂宁城的第一人。当时遂宁城雄伟壮观,“有城如斗,有壁如金”,因此遂宁城又被称作“斗城”。后唐明宗(李亶)长兴元年(930),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注:此二人勾结反唐)派兵三万合围攻打遂州。第二年(931)正月,援兵不到,城中断粮,城将陷落。夏鲁奇与遂宁城共命运,先将妻、子沉于衙署后井中,后自刎殉城,年方四十九岁。遂宁百姓建旌忠庙、塑大像、立巨碑(在今中心商务区)以示纪念,宋代赐“忠节”、“旌忠”,元代赐“显宗昭惠英烈仁济王”谥号,以表彰他的忠烈。宋代名臣欧阳修、薛居正曾为夏鲁奇作传,欧阳修还将他写入《新五代史》,以宣扬他的爱国精神。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作《题仙井晴霞》诗,盛赞夏鲁奇的气节与英名永垂青史。

孟知祥在部署这次军事行动时,委派他的大将李仁罕等与董璋合围遂州城。李仁罕忠实于主子,多次猛攻城池,城市建筑遭到严重的毁坏,众多城民惨死兵戈。李仁罕是害死夏鲁奇的主凶。后来,李仁罕就任遂州节度使。

唐朝和五代,遂宁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乱,与遂宁城有关的,据史料记载,有唐朝“段子璋袭遂宁”和后唐“孟董围攻遂州”(上面已记述)两件兵事,下面介绍“段子璋袭遂宁”。据《资治通鉴》记载:段子璋十分骁勇,跟随玄宗入蜀有功,任梓州刺史(州治今三治县潼川镇)。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四月,朝廷任命东川节度使李奂去接替梓州刺史的职务,段子璋心生异志,举兵反叛。当时李奂在绵州(今绵阳),段子璋带兵去袭击李奂,李奂兵败,逃奔到成都去。段子璋路过遂宁时,刺史李巨(虢王,皇族)仓皇领属员迎接他。段子璋凶残地杀害李巨等一批官员,并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给遂州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一年后,伟大诗人杜甫在《去秋行》一诗中写道:“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至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鬼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段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龙安府,置百官,又攻下剑州(今剑阁县)。当年五月,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同攻打绵州,段子璋兵败被斩。

隋唐时期,遂宁经济有很大发展。政府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间种、复种的推广,遂宁成为四川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桑、麻、柑桔、甘蔗等经济作物遍及全县;手工业有很大发展,丝麻纺织业相当繁荣,丝布成为贡品,樗蒲绫闻名全国(《新唐书·地理志》)。采盐业有较大发展,到唐代后期,剑南东川有盐井460口,主要分布在遂宁、资阳、绵阳、合川等十一州。制糖业十分发达,唐代宗时(762779)糖霜制作技术传入遂宁,成为我国最早制造冰糖的地区之一,冰糖畅销全国,且是给朝廷的入贡珍品;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带来了商业的繁荣。遂宁汇集了各地的商人,遂宁的商家也活跃于大江南北,主要输出麻、布、丝、盐、糖,主要输入香、药、珍玩、陶瓷。商业贸易在城市有各类市场,在农村有定期集市;交通运输有较大发展,主要凭借涪江黄金水道,上至绵州(今绵阳),下达渝州(重庆),几百只货运木船来往穿行于江中,遂宁码头成为物资集散的中心,陆路交通也十分发达。隋唐时期,遂宁的教育、文化相当兴盛,肃宗(李亨)至德年间(756758),乔琳任遂州刺史,创立学宫,礼儒士,而得张九宗(唐代遂宁第一位进士)。张九宗任遂州刺史后,大力提倡教育,兴建学校,培养人才,从此遂宁文风日盛,奠定了文化发展的基础。

五代前蜀、后蜀时期,总体说来,遂宁的农业处于发展的态势,粮食作物种植扩大,“官仓充溢”,后蜀连年丰收,米价低廉,比唐代贞观盛世粮价还低,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其中桑、麻产量很高,蚕茧及丝织品堆积如山;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也很繁荣。

隋唐时期,佛教开始在遂宁兴盛起来。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灵泉寺在城东修建;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广德寺在城西卧龙山前建成。从此僧侣众多,善男信女云集。尤其是广德寺高僧克幽禅师道行高深,精通禅理,入内宫讲经说法,深孚众望,终以名山灵地。灵泉、广德二寺殿堂宏伟,亭阁鳞次,宝树参天,奇花遍布,成为遂州的瑰丽景区,远近游人乘兴登临,流连忘返。

《图经》写道:“遂宁西接成都,东达巴蜀,四达之区。”《州郡事迹》则说:“矧(况且)兹(这个)武信(遂州),望重潜藩(皇帝登基前的封地),甲兵(兵士、兵器)兼总(同时统管)于五州(指遂、绵[绵阳]、普[安岳]、合[合州]、昌[大足]五州),节镇(节度使)素(向来)雄(杰出)于方面(四面,‘四方之面’)。”遂州城山环水绕,风景如画;房屋栉比,街道纵横;人来车往,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荣。遂州注重教育,人才辈出,文化发达,科技先进,是文人雅士汇集的地方,还有外地知名人士慕名而来。武则天长寿二年(693)秋末,陈子昂第三次离家入朝沿涪江南下,道经遂州时,遂宁的诗友们在城南郊江边,设帐置酒为他送别,朋友们热情举杯给他敬酒,祝愿他旅途、仕途一帆风顺。陈子昂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遂宁南江别乡曲故人》一诗,诗中写道:“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州。”可见诗友们与陈子昂多么难分难舍,相送一程再一程,直到看不见远去的船影,才恋恋不舍离开涪江岸边。孙樵字可之,唐代散文家,关东(陕西潼关以东)人,唐宣宗(李忱)大中九年(855)进士,授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僖宗(李儇)奔岐陇,入蜀地,后寓居遂宁城东昼锦坊,死后葬于城西长乐山下。孙樵曾去蓬溪与合川交界处的龙多山游览,此山为蜀地名山,峰峦秀拔,景致奇特,下视涪江,逶迤如带,烟云出没,变态万端,相传晋时遂宁人冯盖罗炼丹于此,永嘉三年(309)举家十七人仙去,遗迹尚存。孙樵著有《龙多山录》,全文镌刻于龙多山东岩石壁上。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僖宗时进士,授都官郎中,任左拾遗,自幼即有诗才,以《鹧鸪诗》闻名。他曾流寓川中,著有《舟次通泉》、《东蜀春晚旅次》、《遂州》等诗,可见他游历过遂宁。

 

 

三、宋元时期

9601368

 

遂宁是宋徽宗的封地。宋徽宗即赵佶,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个儿子,初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赵煦)即位,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改封端王。1101年即位。政和五年(1115),宣德郎王恬等说:“皇上您的封地在遂州,元丰八年(1085)初为遂(宁)王,绍圣元年(1094)离开朝廷到遂宁去作郡王。遂州就是遂宁县。元符二年(1099),县下慧明院秋冬之间,人们忽然看见佛像出现了三次,父老都说:‘遂宁有三年出现了佛像,陛下即位,这就是祥兆,请求更改府衙上的牌匾。’”十二月,徽宗下诏把遂州升为遂宁府,仍置武信军。南宋沿袭北宋的建制。理宗(赵昀)端平二年(1235),蒙军大举向南宋发起进攻,分兵进入四川境内,次年(1236)十月攻陷成都,继而四面出击,破五十四州,遂宁府被迫暂时迁到蓬溪寨去。两宋的遂宁府领小溪(由五代方义改名,州府军治)、蓬溪、长江、青石、遂宁五县。安居县本遂宁辖区,两宋隶属普州安岳郡。

元初,遂宁仍为遂宁府。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改为遂宁州,同时并遂宁、青石、安居三县入小溪,变多县为一县,给明、清两朝的遂宁县(本土)确定了构架。需要说明的是,遂宁、青石二县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境内,与明、清时的遂宁县(本土)不是一个地域概念。

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北宋),是为宋太祖。乾德三年(963),他委派王全斌伐蜀。此时蜀中人心动荡。有个叫全师雄的人,曾为后蜀的将领,被乱兵抓获,推为主帅,欲与王全斌对抗。王全斌派都监米光绪去招抚全师雄。米光绪把全师雄的族人全部杀了,又把全师雄的爱女纳为小妾,并掳走家中的珠玉宝物。全师雄听到这个消息,愤然打消了归顺的心意,急切地率众攻打绵州(今绵阳),再转攻彭州,成都十县都起兵响应。全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分兵绵(绵竹)、汉(广汉)间,断阁道(栈道),缘(沿)江置(建立)寨(营垒),决意要攻打成都,自此邛、蜀、雅、眉四州与东川的果(南充)、遂(遂宁)、渝(重庆)、合(合川)、资(资阳)、简(简阳)、昌(大足)、普(安岳)及嘉(乐山)、戎(宜宾)、荣(荣县)、陵(仁寿)等十三州都跟随全师雄行动。遂州牙校(低级武官)王可璙率州民作乱。王可璙领数郡叛军攻打普州(安岳),被其刺史唐延泽击败,王可璙退到合川,唐延泽穷追不舍,将王可璙余部消灭。王全斌派大军攻伐叛军,全师雄兵败,病死于金堂。这是北宋初年遂宁遭到的一次战乱。

南宋宝祐五年(1257),元宪宗(蒙哥)部署三路大军攻打南宋,他自领一军进攻四川,任命纽璘(又作耨埒)为先锋。纽璘先期入川。次年(1258),纽璘到达钓鱼山(今重庆市合川区东渡乡),将要引军到成都去会见都元帅阿答胡等人。宋制置使蒲择之,派安抚使刘整、都统制段元鉴等,率众据守遂宁府江箭滩渡(今仁里镇涪江东岸老街附近渡口),以断东路。纽璘军至,宋蒙两军展开拼杀,从早晨战到天黑,宋军将士被斩杀二千七百余人,蒙军渡过涪江长驱直入成都。这次战斗以后,蒲择之命阆州(今阆中)总兵杨大渊等把守剑门(今剑阁县剑门关)及灵泉山(今遂宁市城东灵泉山),以阻击南下的蒙军。恰巧这时阿答胡病死,蒙军众将推纽璘为长。纽璘带领兵将回师遂宁,大破宋军于灵泉山。1258年,宋军在遂宁两次阻击来犯的蒙军,均以失败告终。

两宋前后历十八帝,近320年(9601279)。遂宁职官名目多(含府[]、县两级)、时间长,且任期短、调动频繁,所以官员的人数多。归结起来,宋代官员有四个特点:第一,皇族多人出任遂宁府要职:赵惟吉(节度使),赵匡胤(太祖)之孙;赵元俨(节度使),赵匡义(太宗)之子;赵有奕(节度使),皇族;赵宗达(武信军留后),皇族。另外,宋代宰相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礼任遂州知州,伟大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任小溪知县,著名史学家李焘和他的三个儿子(李壁、李垕、李埴)、一个弟弟(李熹),一门五人均为遂宁府官。第二,在遂宁官员中,后来有多人担任朝廷要职(含实权职务和荣誉性头衔两类),除童贯是朝廷太监,进位太傅、封泾国公外,尚有卢斌、何郯、范纯礼、何栗、杜莘老、魏了翁、李埴、安丙、王遂、司马池、许奕等人。第三,在遂宁官员中,有李焘、魏了翁、杜莘老、邵伯温、姚希得等才高八斗的著名学者、著作家。第四,由于政绩显赫,功勋卓著,对国家、人民有重大贡献,遂宁的职官有五十人被写入《宋史》,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情,成为遂宁历史上一大耀眼的亮点。不少官员忠诚国家,勤于政务,体恤民情,注重民生,并加强城市建设,颇有政声。如杨邵,元符末年(1100),任遂宁知府,城东原有一座楼,他增高三尺,精工修缮,在匾额上亲题“千里楼”三字,成为涪江岸上一大宏伟建筑;许奕,简阳人,遂宁知府,捐缗钱数十万代百姓交赋税,又用盐业的利润供养学道艺、习武术的人士,还架设桥梁,筑涪江堤坝数百丈(护城堤),老百姓感激他,把他的画像供在学宫中祭祀;魏了翁,蒲江人,历任潼川府(今三台)转运判官,遂宁知府缺人,他代行府事,向上级请求拨款修造城墙,增高女墙,浚通城濠,以备意外。一年后溃败的逃兵果然袭扰遂宁,由于他有预见,才免于劫难;赵士陴,遂州知州,涪水经常暴涨,成为居民的心中大患,他观察地形,筑防洪堤数十丈捍卫城市,市民的生命、财产赖此得到保全;赵善宜,开封人,遂宁知府,与王勋(遂宁府转运使)买民田把儒学迁到书台山下,又建贡生考试院,组织府中人士在院中讲授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和仪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文若,眉山人,到遂宁府任通判,恰巧涪江暴发洪水,他登上城楼,看见江面上漂着许多死尸,立即提取库钱,捐募水性好的人,到江中去抢救,很多落水者被救起,他极力向朝廷请示,免除上交二万一千顷田租和二十余所场务税,用来修筑护城长堤,从此遂宁城避免了水患(以上七人系宋代官员);汪敬昌,元代监遂宁州,关心百姓疾苦,铲除奸臣坏人,上级和民众都称赞他的贤能和廉洁,遂宁父老为他立颂德碑。

北宋时期,社会和政治问题很多,但国家实现了统一,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利于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劳动人民对地主和国家的负担有所减轻,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农业方面增加了耕地,提高了生产技术,农作物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和交流,粮食产量逐步增加,经济作物(甘蔗、桑麻、茶叶、棉花)种植面积日渐扩大。经济作物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遂宁在唐代甘蔗的种植就很普遍,据王灼编著的《糖霜谱》一书介绍,小溪(今遂宁)、蓬溪、长江(今大英)三县沿涪江两岸的礼佛坝、干滩坝、石溪坝、凤台镇、张村、巷口、霈池、吴村、法宝院、马鞍山、土桥、白水镇等地均大量种植甘蔗,小溪县伞山一带“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十分之四)。”糖霜(冰糖)制作技术已在唐代大历年间由邹和尚传入,伞山的糖霜户“十之三(十分之三)”,宋代遂宁成为全国四大制糖中心之一,冰糖的产量和质量高居全国榜首,冰糖在全国畅销长盛不衰,况且被朝廷定为贡品,每年在定额外还“贡献几千斤”。纺织业较唐代更为发达,四川(含遂宁)已经开始出现独立经营的机户,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为销售产品而生产。四川精美的丝织品、金银器具和茶叶、蔗糖、粮食等大量向省外输出,而南北各地的各类物资也源源不断输入四川,交通(水道、陆路)的发达,工商业的繁荣,城镇化的加快,教育的普及,文化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使遂宁由原来仅仅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地位,还变成了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宋代遂州知州马咸(一说向哲)在《遂宁好序》中写道:“武信旧藩(宋徽宗的封地),遂宁新府,乃东川之会邑(各州府县汇合的城市),据涪水(涪江)之上游,人物繁富(人口众多,物资丰富),江山洒落(潇洒脱俗)。”宋代刘仪凤在《南楼记》中赞美道:“平原沃野,贯以涪江,气象宽舒(城市宽阔,景致舒展),为东蜀都会。”

持续繁荣160多年的遂宁府,到南宋后却遭到巨大的变故。十三世纪,随着蒙古汗国在北方草原的迅速崛起,战火也烧到平静的四川地区。1234年,宋蒙两国联合灭掉了金国,蒙古即在1235年向南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战乱持续了四十多年,四川是最早被蒙军侵扰,也是抗击蒙军时间最长的地区。蒙军大肆屠杀川民,疯狂抢掠财物和毁坏城镇,遂宁府治被迫权移蓬溪砦。好在四川安抚处置使余玠整饬军政,坚决抵抗,将合州迁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钓鱼城,军民联防,开展持久的抗敌斗争,同时泸州守将亦坚守奋战,在较长时间内牵制了蒙军的行动,蒙军才未能完全占领四川。1279年,南宋最后灭亡。在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四川先进的生产体系、雄厚的经济实力、多姿多彩的文化都遭到极大的摧残。遂宁城被严重毁损,面目全非,农村田野荒芜,十室九空。

忽必烈即位后,在农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下令保护农田,使百姓“安业力农” (安心生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二是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鼓励农业生产。三是颁行《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四是成立村社,发挥组织督促生产的作用。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加上农民的努力耕作,农业生产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代的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其中较突出的是棉织业和丝织业。丝织业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出现了以丝织业为生的小作坊,丝织品的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城市商业也繁荣起来。

北宋和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蒙军初次大举南侵之前,大约有260多年,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科举取士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和优秀人才状况,据《潼川府志》记载,两宋国家开科考试84次,八县共录取进士729名,遂宁一县录取人数竟高达464名之多,占到总数的63.6%,其余七县才占总数的36.4%,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们的先贤是智慧超凡的饱学之士,为遂宁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其中傅耆、刘源、张述、冯正符、张行、赵开、张汝霖、冯康国、陈谠、杨甲、杨辅、张翼、张旦、赵迈、王极等是进士中的佼佼者。这里介绍张述、赵开、冯康国、杨辅四人的简况。张述在嘉祐元年(1056)登进士榜,授职咸阳县主簿,改大理寺丞,调太常寺博士,历任延州通判、泗州知州,皆有政绩,后以尚书职方员外郎为江浙、荆湖、福建、广南提举,负责采矿和冶炼钱铁的事务。赵开,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赐进士及第,曾任职朝廷讲议司和讲议财利司,研讨和制定全国各项经济政策;任成都路转运判官,掌管全川财政;南宋建炎二年(1128)任都大同,主管川陕茶马事务;绍兴四年(1132)后任提督太平观、右文殿修撰等职。冯康国,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1127—1130)以高超的协调能力和能言善辩,将密谋作乱的苗傅、刘正彦转化为抗金的一支军事力量,张浚为丞相,冯康国任都官员外郎,后任右司员外郎,授职直显谟阁,移任夔州知州。杨辅,乾道二年(1166)进士,第一甲及第,召试馆职,授职秘书省正字,调任校书郎,出任眉州知州,升任户部郎中,总领四川财赋,后以敷文阁直学士任成都知府,兼本路安抚使。吴曦被诛后,任四川宣抚使,再以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后朝廷授予他兵部尚书兼侍读职务,以龙图阁学士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死于任上。在元代,史籍记载的遂宁乡贤很少,仅谢端、许维桢、文礼恺、冯元四人,这里只简介谢端一人。《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版)写道:“谢端,幼颖异,五六岁能作诗,十岁能作赋,弱冠(二十岁)与尚书宋本是同学,文章齐名,时号‘谢宋’。举进士乙科,由同知职务连续升至翰林直学士、阶大中大夫。善吏事,剖决如流(分析判断问题很快速)。朝廷制定的政策都出于他的手中,与人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及《累朝功臣列传》,时称“史才”。

遂宁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国主义是他们的精神支柱。面对敌人的刀光剑影,多少仁人志士彰显出头可断、血可流的浩然正气。史载:“冯重华,遂宁人,知丹棱县,蒙军入眉州(今眉山),死之。”“何叔丁,举进士,知普州(今安岳),淳祐元年(1241)蒙军攻普州,与判官杨仁举守城,两家二十余人皆死。”“贾子坤,举进士,绍定初(1228—  )任西和县(今甘肃西和县)推官,关外被兵,子坤与郡守陈寅誓死守城。城陷,子坤朝服(穿上官服)与其家十二口死之。”“贾纯孝(注:此人系贾子坤的孙子),以进士教授扬州,入文丞相幕(文天祥丞相府,参谋之类的官员),擢(提升)秘书丞,改吏部郎中,起母服(为母亲死丁忧居丧)为右司郎中。崖山之败,(纯孝)抱二女(两个女儿)偕妻(与妻子一同)蹈(跳)海死。”

广德寺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在此住持二十多年,阐教深远,上至天子,下至州县僚属士庶无不倾心崇敬,盛绩昭著。克幽乃李唐宗室后代,广德寺以其皇家“血缘”,多次受历代帝王恩赐,其中唐代敕封三次,宋代敕封六次。寺内的善济塔(又名肉身塔、舍利塔)、宋碑(俗名九龙碑)和宋真宗(赵恒)敕赐的观音珠宝印等古迹、珍品,显示出皇家禅林的尊贵。

遂宁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川中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城市繁荣,山川秀美,文人雅士和商贾旅客对它十分向往。司马池曾任小溪(遂宁)县令,届时年幼的司马光来遂宁生活过,领略了遂宁的秀丽山川和风土人情。遂宁成了司马父子恋恋不舍的乐土,曾在遂宁城斥资建造二美堂。二美堂成为遂宁城一大人文建筑,为世代遂宁人所景仰。遂宁人不忘司马父子的厚爱,为他们修建了元祐阁。《方舆纪胜》载:“元祐阁在治城安居门外隆化院。至和间(注:‘至和’有误)程师孟于院左建元祐阁。山川之秀,井邑之美,毕陈于前。后又画元祐人物。又云司马温公(司马光)侍父池(司马池)宰(主管)小溪,后人慕之,因名。”黄庭坚是北宋有名气的诗人和书法家,英宗(赵曙)治平年间(1064—1067)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的检讨官,升任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任涪州别驾,又移戎州。他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仰慕),从之游(随从他交游),讲学不倦。黄庭坚曾来遂宁,有题篆为证。《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记载,广德寺《广利禅寺碑》系黄庭坚篆书。又有石刻镌:“宋绍圣元年(1094)辛亥,同真净禅师煮茗于此。南昌黄庭坚题。”还有慧云院石刻,在山谷书“观音堂”三大字。范成大赴任四川制置使途经遂宁,写成了《遂宁府始见平川喜成短歌》,表达了对遂宁府的喜爱之情。

 

 

 

四、明清时期

13681911

在元代,遂宁为遂宁州,明初(13681375)沿袭元制仍为州级,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县。遂宁县隶属潼川州,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领射洪、盐亭、中江、遂宁、蓬溪、安岳、乐至七县。

清代遂宁仍为县,由于明末清初战争连年不断,人口锐减,无法设置行政机构,于顺治十年(1653)并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才复置。遂宁隶属潼川府(1735年升州为府),府管辖的县与明代相同。

明代末年,李自成的一支部队进入了四川各地。《蓬溪县志》记载:“贼(李自成部队)于五月(崇祯十年[1637]五月)自秦州(今陕西南郑)犯蜀(四川),连陷(攻破)通江、南江等县,十月陷梓潼,三分其军(把军队分成三部分):一趋绵州(向绵阳进军),一出(越过)盐亭,一指(趋向)江油。盐亭股贼抄(从小道近路进入)西充,折(折向)遂宁、蓬溪,趋潼川(向潼川[三台]进军)。”《遂宁县志》(版本不详)记载:“遂宁邑绅吕大器见县令任宾臣怯弱,乃与士民歃(用血涂口)誓(誓死)守城,捐金募兵,兵方(才)集(聚集)而贼至(李自成部队到了)。适(恰好)邑宦(作官的本县人)甘州道(今甘肃张掖)旷昭护眷归里(护送家眷回遂宁),边兵二千余名共守城,与贼话乡里(摆谈家乡的情况),劝其去(规劝他们离开遂宁)。俄而(不久)贼上马堆山,瞰(从高处往下看)城中,旋下(很快从山上下来)。是夜(这天夜里),贼营(围绕)北关焚(烧)齐、吕二家园亭。至四更,一支经郭西(城西)上隆教山,一支经郭东(城东)至斩龙垭,会于大板桥五里垭。天明,又分两支依前路去。是日(这天),沿途杀戮,径抵(直达)安岳,破(攻下)其城。”

张献忠的部队也骚扰过遂宁。《遂宁县志》(版本不详)记载:“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流贼张献忠过潼川(今三台),遂宁戒严,明年(1641)二月乃解(才解除)。国朝(清朝顺治元年[1644])甲申十一月十一日,献忠僭号(与当朝对立称帝)成都,分贼(派流动部队)袭破(袭击攻下)遂宁,掠(掳掠)男妇至西川坝,尽(全部)歼(灭,杀)之。自是(从此)盗贼蜂起(群蜂并飞,比喻众多),西路陈麻子,下县蓝召周,重庆水贼李鹞子、于大海,嘉定(乐山)巨贼姚黄,如蚁战鸡斗(像蚂蚁相战,鸡相斗),无宁宇矣(弄得天下不安宁)。盖(大概)遂(遂宁)滨(靠近)大江(涪江),明季(明朝末年)盗贼往来如织,而遂人又重去其乡(遂宁人又再度逃离家乡。复,再度。注:1637年李自成部队入遂宁,县民离乡避兵祸;1644年张献忠部队又入遂宁,县民再次逃离),是以凋残特甚(所以衰落得特别严重)。至(到了)壬寅岁(康熙元年[1662]),满城荆棘,麂鹿游其中。复设县令到任(注:详见此节第二段‘遂宁并入蓬溪县’),棲止百福寺云(棲止,居住。县府已成废墟,到任的县令到百福寺去居住)。”

据《蓬溪县志》记载: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起义军东乡白号张子聪一部“南窜遂宁等县。”《德壮果公事略》记载:“白号、蓝号贼分(分别)扰(扰乱)遂宁、安岳等县,并逼(逼近)中江,有趋(趋向)成都之势。”

咸丰年间,蓝朝鼎起义军袭扰遂宁。《骆文忠公年谱》记载:“自(咸丰)九年(1859)倡乱滇边,十年(1860)窜入川境。七月,蓝逆(蓝朝鼎部)复拥贼数万,据蓬莱镇,十一月窜至拦江河(今安居区拦江镇)、国阡寺(安岳县通贤镇)等处。游击(清代军官名)明耀光驻遂宁,闻贼入境,率兵至安居场(今安居区安居镇)前油榨岩,遇贼接战,众寡不敌,(明耀光)退守遂宁。十二月初十日,贼众合围遂宁,前后发(引爆)地雷轰塌西北月城(月城,大城外用以障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幸(幸亏)守御严密,戈矛丛集(聚集在一起),枪炮雨下(像雨点一样射出),贼始(才)退,城不破者几希矣(城没有毁坏的地方很少),继(继后)然(引燃)铜炮,轰毙(击中打死)逆首谢统领,其势稍(稍微)挫(压下去)。署总督(总督,清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署’是‘代理、暂任或试用’的意思)崇实调派带(带领)勇(兵卒)各员(人员)赴遂(到遂宁去),解围(解除了围困)。”

有明一代,遂宁有知县46人,下面简介范府、罗瑶、卢焯、吴伯锜四人的主要事迹。范府,压制强暴之徒,修复学宫,把原来的土城墙改为石墙,保障了城市的安全;罗瑶,任期内对公款一毫不取,断案迅速果决。生活简朴,吃干鱼,穿布袍。举荐良吏,离任时县民无不流泪送别,还给他建生祠;卢焯,清正廉明,身边小吏不敢贪财谋利。村野老人安睡无忧。筑堤植柳,防备水患;吴伯锜,不滥施刑罚,奸狡之徒自己生畏。自身保持清廉,小吏收敛不良行为。说话简短,办事能力强。在任六年,工作作风始终如一。后升任知州,离开遂宁时,焚香哭送的百姓长达二十多里。有清一代,遂宁有上级委任知县45人,下面简介施士岳、田朝鼎、汪世椿、卢光吉、赵国泰五人的主要事迹。施士岳,多给县民恩惠,特别注重水利建设,修建广济堰,灌田万余亩。民众为他修祠堂祭祀他;田朝鼎,除害去弊,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县内气象变化,习俗良好。编撰县志,振作人文。修建书院,奖励后学。设立监狱,安置罪犯。修造桥梁,方便民众出行;汪世椿,才学兼优,勤于政务,厅堂无遗留的诉讼,民间无偷盗案件。复修龙神祠,迁建书台书院;卢光吉,任职十一年,为官清正,不名一文,而且因公受累垫支西药关卡税一万多元。疏浚护城河阻挡盗贼,恢复学校培养人才。种种善政,百姓感戴,立碑颂扬。退职时无钱还乡,病死后殡于县西凉水井;赵国泰,在任时大旱,督办粥厂赈济饥民,将官库存粮以平价出售给群众,贫民活下来的特别多。

元明之际,战争频发,社会剧烈动荡,四川人口大幅下降。朱元璋平定全国后,首先开展移民活动,实施大规模的垦荒政策,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栽桑植棉,这些举措对农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败,百姓饥寒交迫,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面对这种颓势,政治家张居正进行了多项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水稻产量有了提高,玉米、花生、红苕从南美洲陆续传入,烟叶从菲律宾传入,这些外国作物较快引种到四川,到遂宁。原有的桑树和甘蔗更扩大了栽种面积,提高了产量。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在纺织(丝织和棉织)、制糖和制盐等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的兴盛和城市的繁荣。明末清初,四川再度上演战乱连年、社会凋敝的惨剧,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生产陷入绝境。清初,“遂宁不满百家,”“满城荆棘,麂鹿游其中”,举目萧然。清政府颁行了一系列招民垦荒政策,农业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尤其是经济作物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为传统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萌芽并渐渐发展壮大。晚清时期,遂宁经济有以下特点:第一,农村属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所有耕地均为私有,耕作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第二,传统产业兴盛,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制盐、酿酒、蚕丝、纺织等产业发达;第三,遂宁城市成为川中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遂宁区位优势明显,且是川中水陆要冲,涪江航运发达,顺水直达重庆,逆江可到绵阳,遂宁港能泊船500余艘,大船可载货100吨以上,年吞吐量45万吨。城中百业兴盛、商贾云集,购销两旺,经济繁荣。

遂宁的教育自唐代刺史乔琳创建学宫以来稳步发展,明清时期方兴未艾。学校有学宫、书院、塾馆三种形式。学宫称儒学,设于城南书台山东麓,置教谕、训导各一人,光绪时有各种生员64人。书院由公学产业收入和官绅募集资金兴办,是供儒学生员或童生,参加上一级科举考试作准备的学习场所,至清末有建在县城和乡场的书院22所,其中以书台书院、方洲书屋、梅山书院、第一山精舍、龙翔书院最闻名。民间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塾馆,塾馆有官办和民办两种。康熙四十七年(1708),知县王昌在梓潼(今船山区新桥镇)创立义馆(官办塾馆),此后各乡场都开设塾馆一至二所。明清两代,遂宁取进士42名,武进士3名(清代),举人218名,武举人47名。尽管取士人数远远不如宋代,但贤能之士灿若繁星:明代有王璲、席复、张赞、黄珂、王勤、余本实、席书、席春、席彖、陈讲、黄华、杨名、章评、李春官、吕大器、李实、吕潜等28人,清代有席腾芳、李仙根、王新命、彭觉山、张鹏翮、彭镕、林懋诚、张勤望、张顾鉴、张问安、张问陶、张问彤、郭道成、甘大璋等17人。鉴于上述许多乡贤在《遂宁市志》、《遂宁县志》及其他文献中多有记述,从避免重复考虑,这里只简介余本实、陈讲和郭道成三人。余本实,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任鄱阳县(江西省内)知县,从政最高职位是都御史,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市)人戴珊知道他有才干,提拔他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他为政严厉,敢于说正直的话,不避权势。戴珊非常信任他,一切章奏只交给他裁拟。一些边将携带金钱想去行贿,不敢进他的家门。他到云南去考察,有突出政绩,两次推举他作京官,由于不顺从大宦官刘瑾,竟被外调当了给事中。有个刘姓官员给朝廷上疏说:御史余本实光明正大,能对时政发表意见,应当委以重任,可是却去补任福建副使,看起来是提升,实际是在排挤他。后来余本实竟遭罢免,回家后就去世了。陈讲,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监察御史,先后任陕西巡抚、山西提学、河南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在山西任上,尊敬重视人才,兴办学校,使山西文风大振。嘉靖十八年(1539),蒙古俺答诸部进犯我国北方,直达大同、太原、晋阳等地,陈讲奏请加强防御,并提出具体方略,被嘉靖皇帝采纳,使北方得以稳定。他还上《请饬群臣和衷书》,要求群臣和衷共济管理国事;又请恢复杨廷和的职务以利朝政。陈讲居住遂宁时,编篡《遂宁县志》(明嘉靖本),著述有《中川文集》、《陕西茶马志》、《如鸟集》及诗作多首。他是遂宁罗家湾(联盟乡)人,死后葬真教寺。郭道成,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于乡,授云阳(今重庆市云阳县)训导,晚授靖远县(在甘肃省)知县。时发生大雨、冰雹,将麦禾毁灭,庄稼绝收,陈讲停征农民的赋税,违背了上司的意愿,奉命到吏部陈述情况,吏部认定他政绩卓异,被提升官级回到靖远,可是他的上司更不满意。吏部有官员知道这件事,由銮仪卫(官署名)经历(官员名)远道去靖远。郭道成说:“我家有数万卷书,不贫穷,可以回家去过日子了。”郭道成离职时,靖远的老百姓聚集在路旁,抓住车前的直木挽留他。行程中他暂住西河,回民匪首告诫匪徒不要抢劫他的行李。

明清两代不仅男子多贤能之士,而且女中文才也不乏其人。明代以黄峨为杰出代表。黄峨(14981569),今安居区西眉镇皇榜寺人。父亲黄珂工部尚书,工诗文。母亲也出名门,知书达礼。黄峨幼习诗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就有诗名,为著名才女。正德十四年(1519),黄峨与新都状元、翰林院修撰杨慎(升庵)结婚。嘉靖三年(1524)杨氏父子(杨慎和父亲杨廷和)在“议大礼”的政治斗争中,忤触世宗,杨廷和被削职为民,杨慎两受廷杖“毙而复苏”,后被谪戊云南永昌达35年之久,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慎客死永昌。隆庆三年(1569),黄峨病逝,终年七十一岁。黄峨能文工诗,更擅词曲。对她的词曲,历来评价极高,万历版《杨夫人乐府词余》序中,称她“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淑真(朱淑真,宋代女作家)。”徐文长称赞她“旨趣娴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徐文长又评价说,杨慎“著述甲天下”,黄峨“才艺冠女斑”。作品有《杨夫人乐府》、《杨状元妻诗集》和《杨升庵夫妇散曲》(与杨慎合著)等。

清代张鹏翮家族在文学上有不凡的造诣,诗歌盛极一百多年,涌现出五十多位诗人,其中女诗人以陈慧殊、林佩环、杨古雪最令人景仰。陈慧殊(17551783),浙江海宁人,其父陈亿为江西南安府同知。1774年慧殊与张问安在汉阳结婚,夫妻情深意笃,安淡泊,乐吟咏。她清羸多病,年仅二十九岁便英年早逝。她的诗构思巧,用语工,意境新,画意浓。清人王廷璋称她为“从来闺秀第一”,“惜不为男儿,此翰苑才也”。著有《香远斋诗稿》等诗集,可惜多已散佚。林佩环,字韵征,张问陶继室,江苏人,其父林西厓,曾在四川多地供职,17971800年任成都布政使。佩环幼承父训,勤学苦练,工诗,善书画,为蜀中才女,在诗歌创作上,她支持张问陶的“性灵”主张。有诗作留传后世。杨古雪(17731817),名继端,今苍溪县普济镇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杨玺曾任纳溪教谕,潼川府(今三台县)教授。古雪天资聪颖,四岁识字,十岁知声律,习诗作文,十九妙龄与才子张问莱结为伉俪,尔后随赴任的问莱到浙江居住。古雪主攻诗词,兼擅书画,并喜刺绣,尤长山水、花卉、仕女。其诗清逸秀雅,情感丰富,其词风格婉丽,写景佳美,含蕴无尽。有《古雪诗草》和《烟雨楼》画幅传世。陈慧殊、林佩环、杨古雪三妯娌与她们的丈夫张问安、张问陶、张问莱三弟兄均为著名诗人,为古今中外罕见。

据旧志记载,遂宁城周长十里,筑城墙护卫,城墙外环绕护城河,四门都有月城(屏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东门叫“望鹤”,西门叫“登龙”,南门叫“金马”,北门叫“玉堂”。相传县城为后唐夏鲁奇所建。明天顺间(14571464)典史吴让重修。正德十年(1515)知县范府将原来的土墙改为石墙,嘉靖中(15221566)分巡佥事杨瞻将石墙增高三尺,后来知县樊盛完成城墙的后续工程。崇祯十年(1637)发生兵事,乡宦吕大器向县人发出加固城墙的倡议。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田朝鼎再加固数百丈,四十七年(1782)涪江发大水,城墙被冲刷坍塌,知县李培峘捐俸培修。咸丰三年(1853),代理知县朱庆镛因四面城墙倒塌很严重,市民夜间进出如走平地,召集大家分段拆修,由监生张知简监管这项工程,到五年(1855)竣工,可是有些基脚不坚固,曾多次补修坍塌之处。到十年(1860),蓝朝鼎起义军用地雷将东、西两道城墙炸裂,事平后修复。光绪十八年(1892),在西、南、北三道城门附近建造炮台。县衙在城北(今中心商务区),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各官署及粮库、监狱等。县衙东侧名叫大堂坝,是市民吃喝玩乐的好地方,吃喝的品种齐全,名小吃最富吸引力,玩乐形式五花八门,打花鼓、唱川剧、唱猴戏、弄杂耍,逗人欢心。城内有街道五、六十条,以大北街、大南街、大东街、大西街、天上街、兴隆街等最繁华。御书楼在小东街,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被人们尊为“张氏相府”,是张鹏翮家人的府第。其楼进门处有石碑一块,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轿下马”,足以显示肃穆的气氛。楼前的御书碑系清世宗雍正御书,为赐张鹏翮归葬诗。厅堂中门上的大匾上所书“嘉谟伟量”四字也是雍正所题(一说为嘉庆题写)。

宽阔的涪江依偎着遂宁城缓缓流过,宛若少女身上绿色的飘带,使城市显得更加谐美灵秀,楚楚动人。江上船只来往穿梭,帆影点点,不时传来纤夫的激越号子和渔人的悠扬歌声,又给城市注入了民俗气息和艺术美感。难怪古人称赞遂宁“平原沃野,贯以涪江,气象宽舒” (刘仪凤语),“人物繁富,江山洒落” (马咸语),“四达之区” (《图经》语)、“东蜀都会”(刘仪凤语)、“剑南大镇”(《舆地纪胜》语)。涪江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它滋养着两岸种类繁多的植物,哺育着沿途勤劳淳朴的黎民,且让万千舟楫往来其间,又是水族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遂宁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给予了遂宁城很多的恩赐。

遂宁城西秀山相连,也为城市增辉添彩。最北的名叫明月山,《旧通志》称赞道:“襟带两溪,幽林古寺,秋光掩映,潇洒出尘。”“两溪”指清风明月堰,由两泓溪水合流为一,灌溉北坝良田二千余亩,成为城北富饶的粮仓;“古寺”指山上的明月寺,南明宰相吕大器是北坝人,曾登临此山写成《明月寺》七律一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乐山在明月山之南,《方舆纪要》记载:“形如蟠龙,顶平和砥。”蟠龙,盘曲的龙。砥,形容山顶又平又宽。长乐山有一道观,设计奇特,建筑雄伟,建于唐,盛于明,衰于清。“长乐晓钟”是遂宁十二之一,张鹏翮有诗。船山在长乐山之南,山上有文峰阁,高六丈余,张问陶给阁题联为“江城如画东西岸,烟云浮屠远近山”,横额是“舟山一柱”,写尽了遂宁山河的钟灵毓秀。临阁远眺,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县人把文峰阁视为遂宁的象征,看作两千年文化的灵魂。书台山在船山之南,唐代至德中(756758),刺史乔琳在山麓创建学宫,礼儒士,为张九宗读书处。贞元十一年(795)九宗中进士,历任同州、华州、普州、遂州、邛州的刺史,兼御史大夫,开启了遂宁的文运。张鹏翮在诗中盛赞书台山是“擎天柱石。”“书台应瑞”是十二景之一。书台山之南有梵云山,山上建有开善寺,张问陶对此寺有题咏。明代乡宦章评曾在梵云书院讲学。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吴羹梅在此山建宜园,该园成了县人常去游览、休憩、品茗的好去处,也是表演曲艺、杂技的场所,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梵云春晓”也是遂宁十二景之一,张鹏翮有《梵云春晓》七律诗存世。广德寺在县西五里卧龙山麓,唐、宋、明三朝受十一次敕封,明代盛极,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灵泉山中的灵泉寺在县东十里。明清以来,广德、灵泉两寺每年有三次香会活动,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来自四川各州县及甘、陕、鄂、湘、贵、云等周边省分,形成规模空前的佛教盛事,清代知县李培峘的《广德寺香会》一诗对此作了全面而形象的描绘。香会不仅是佛事民俗活动,而且助推了商贸的繁荣、技术的交流和文化的发展,增强了遂宁的经济实力。

 

 

五、民国时期

19121949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洪流迅速席卷全国,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这时虽然共和政体已经建立,但是革命果实却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窃取。民国初年,四川省的地方行政为省、道、县三级建制,以省统道,以道管县,遂宁县隶属嘉陵道(道治今阆中市保宁镇),领县26个。从民国初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川全境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其间发生大小战争460多次,军阀在其所控制的防区内,总揽大权,进行征兵、征粮、征税,大肆扩张武力,互相争夺地盘,战乱连年不断,使百姓痛苦不堪。民国十四年(1925),李家钰占得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资阳、简阳七县,拥兵自重。民国十六年(1927)五月,李家钰继任四川省边防军总司令,仍驻遂宁。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派中央军入川,四川省正式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全省划分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遂宁为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领遂宁(专员公署治,今遂宁市城区)、射洪、盐亭、三台、中江、蓬溪、潼南、安岳、乐至九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政府迁至重庆,民国二十八年(1939),把四川省一分为二,大体以金沙江为界,东边为四川,西边为西康。四川省建立十六个行政督察区,遂宁仍为第十二督察区,辖原九县。民国期间,有任希亮、罗玺、杨晴舫、陈伯良等四十二人担任过遂宁知事(后来改称县长),史料无他们的履职记载。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专员共4人,按任职先后为罗玺、黄绶、程厚之、李泽民。下面简介黄绶的情况。黄绶(18881975),西充人,幼年家贫,十八岁考入顺庆府中学堂,与朱德、杨森为同年学友。1907年入四川游学预备学堂法语班,再转入四川绅班法政学堂。此间民主革命浪潮高涨,黄绶受张澜的影响极大。1911年积极投身四川爱国保路运动,1912年被张澜委任为行营秘书。1916年参加蔡锷的倒袁运动,任政务处秘书长。1924年任四川省高等检察厅代理检察长。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研究院。1933年东渡日本考察,免试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1938年秋,黄绶任遂宁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他修建遂太公路,并连通绵阳,使遂宁成为抗日物资补给的重要基地和中转站;又倡修四联堰(后改名南北堰),当地群众对修堰很不理解,给施工造成极大阻力,甚至打骂工程人员。黄绶一面耐心开导,一面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施工,终于在1941年堰成放水,造福人民,黄绶却因修堰被很多人向省上告发而被免职。

1913年至1934年,遂宁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民国初,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亟谋恢复帝制,民主革命遭到破坏。革命党人举兵讨袁,先后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活动”。民国二年(1913)七月,革命党人熊克武与重庆革命党领导人杨庶堪在重庆领兵反袁,分两路向成都进军。出师不利,“二次革命”失败。民国三年(1914)二月二十一日,袁世凯发布命令停办自治,解散县议会。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委任陈宦入川主政。陈宦派北洋军第四混成旅伍祥祯部进驻遂宁。当年十二月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全国一片怒吼声,兴军讨伐袁世凯。民国五年(1916)三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四月,国民党人王靖澄奉孙中山手谕成立四川讨袁军,任总司令,在潼川起兵讨袁,与滇黔军相呼应。王靖澄派郑长泽带领三个别动队进占遂宁,任命遂宁人刘修平为指挥官。驻顺庆(今南充)的川军第六混成旅钟体道(亲袁派)派部属王古烈到遂宁活动,郑长策被迫退出遂宁,遂宁被亲袁派控制。五月,陈宦在全省反袁斗争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宣布四川独立。反袁斗争刚结束,全川又出现军阀大混战的局面。与遂宁有关的军阀战争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滇黔联军与川军争夺地盘的战争,滇黔联军的代表人物是川北招讨使石青阳,他的部队叫招讨军。川军的头目是四川军阀刘存厚,他的代理人是江防军张邦本。民国七年(1918)一、二月,两军在蓬溪、射洪等地开战,以川军失利告终;第二阶段是靖国军讨伐招讨军。靖国军的代表人物是驻扎遂宁的杨保民,还有川军刘湘部的杨森(第一混成旅旅长)。招讨军有石青阳、汤子模等。从民国七年(1918)至民国十三年(1924),双方进行过多次交战,互有胜负,有得有失,最后经过调停,各回原地;第三阶段是刘文辉(第二十四军军长)、邓锡侯(第二十八军军长)、田颂尧(第二十九军军长)结为盟军,合谋攻打李家钰的防区。从民国二十年(1931)一月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双方在遂宁、射洪、蓬溪、安岳、潼南等县多次交锋,李家钰军几次遭到重伤。然而盟军内部矛盾迭出,李家钰联合其他军事力量打败盟军主力刘文辉,收复了全部防区。

二十年代后期,中共遂宁地下党的活动活跃起来,活动包括领导武装起义、策动工农暴动、发动学生运动、建立地下交通站等。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旷继勋发动牛角沟起义,三千多革命者举起革命红旗,攻克蓬溪县城,建立苏维埃政权,处决恶霸团总范海鱼,并将革命斗争向前推进,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民国期间的各种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忠于党,忠于革命,英勇奋斗,宁死不屈,以热血和生命证实了对党的忠诚,苟祥珂、旷继勋、彭耀峰、周均时、蔡梦慰、刘骏达等,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遂宁专区各县分别成立抗敌后援分会,发布《告民众书》,动员全民抗日救亡。北平、上海等地的抗战歌咏团先后来遂宁演唱抗日歌曲,县内各校师生也积极组织抗日宣传队、话剧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寒暑假师生们自带道具、衣被,步行乡间,到各场镇巡回演出,动员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购买救国公债,男丁参军报国。城乡学校组织“晨呼队”,在每天早晨游行,高唱抗战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女子中学学生自动织制毛袜、棉鞋,支援前方抗战。中共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建立抗战剧团,创办书报社,售阅抗日救国书刊。民国二十七年(1938),专区各县普查青壮年男丁,开始实行抽签服兵役制度,男丁踊跃参军。

八年抗战,遂宁有37123名热血男儿踏上卫国保家的征程,分赴抗日最前线浴血战斗。这里简介抗日将领税梯青和李家钰的事迹。税梯青(18901938),安居区横山镇鸡叫山村税家湾人。1927年在田颂尧部2944师第6混成旅任旅长,1930年任孙震部41124师第6混旅旅长,后升任124师副师长,代行师长职务。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冬天,孙震部出川抗日,编入第22集团军,进入第二战区。娘子关战役,税梯青率部进驻阳泉督战。19381月,徐州危急,22集团军奉命东调徐州,改归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孙震代理22集团军总司令,任命王铭章(41军代理军长)、税梯青为前敌正、副总指挥,镇守滕县县城。城中兵力不足,王铭章、税梯青决心血战死守。日军以重兵向滕县猛扑。税梯青指挥官兵奋勇抗击,与敌人浴血巷战。王铭章及师部十多位军官壮烈牺牲,团级以下军官阵亡更多。在万分危急时刻,税梯青仍坚持指挥战斗,最后被几位幸存战士架着撤离。滕县战役后,22集团军奉命在徐州收容整理,41军迅速组建一个团,构成台儿庄第二道防线。19385月上旬,税梯青率124师攻击韩庄、刘楼之敌,台儿庄之战大获全胜。这时税梯青代行军长,奉命率部向亳州转移,冲出了敌军重围。6月下旬,22集团军到襄樊整训,税梯青升任总部中将参谋长。不久病情恶化,1938912日病逝于成都,终年四十九岁。李家钰(18911944),蒲江县人。青年时期参加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1925年在军阀争夺防区中,李家钰占得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资阳、简阳七县,总部设在遂宁县城。19275月任四川省边防军总司令,仍驻遂宁。李家钰在遂宁十一年间,拥兵自重,自委官吏,掌握防区内一切军政大权。他与其他军阀一样,对遂宁有过盘剥人民、镇压革命的历史罪过。李家钰为遂宁做了许多实事。一是改造遂宁旧城。修建了环城马路,规划了街道,拓宽了路面,重点扩建了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初创了遂宁城市发展的格局;二是兴办教育。用七县资金新建了遂宁师范学校和聋哑学校,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支持编修《遂宁县志》;三是兴办公益事业。兴建了遂州公园、遂宁的图书馆、戏院和电影院;四是发展交通和邮电事业。修建了遂简(遂宁至简阳)、遂安(遂宁至安岳)、遂潼(遂宁至潼南)、遂蓬(遂宁至蓬溪)等公路,架设了遂宁至简阳的电话线,使遂宁与成都及全省的线路连通。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家钰请缨杀敌,9月从西昌出发,12月初到达晋东,编入第二战区,在中条山一带奋勇杀敌,先后粉碎了日寇的第一次、第二次扫荡。1939年冬,又击退进犯太行山和晋城之敌。李家钰战功显赫,升任为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春,日寇以四个师团的重兵向河南地区发动攻势,李家钰主动殿后,掩护友军撤退。521日李家钰部转移到陕县秦家坡,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李家钰后背和左腋连中两枪,当即壮烈牺牲,终年五十三岁。李家钰阵亡后,各界人士深为哀惋,国民政府特发布褒扬令,追晋他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举行国葬。

仁人志士奔赴前方杀敌,日寇的飞机却窜入后方狂轰滥炸,制造另一种罪恶。20082月,反映抗日战争中日机六次大肆轰炸重庆的电视连续剧《记忆之城》在央视热播,引起了遂宁人的极大关注。该剧记录了与遂宁有关的三次战斗:1940610日,日寇53架飞机空袭重庆,驻遂宁机场空军四大队奉命起飞,以34架战机迎敌,在重庆、合川上空与日机激战,使日寇官兵五人丧命;1940913日,在保卫陪都重庆的空战中,驻遂空军有10名飞行员为国捐躯;19416月,日寇29架轰炸机从成都返回武汉途经遂宁上空,遂宁机场4架战机从高空俯冲迎敌,其中两架被日机击落,但敌机领队机也被我机击中,坠落于老池乡耗子沱一个大塘堰里,机中7个日寇全部服毒自杀。遂宁空军为国家立下了卓著功勋,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抗日战争中,日机先后空袭遂宁八次,共投下炸弹、燃烧弹1600多枚,炸死40多人,炸伤150多人,炸毁房屋70多幢。轰炸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066日(旧历端午节),人称“端午惨案”。这天上午,南强乡农民不知发了警报,照常进城赶场,行至机场附近时,63架日机飞临上空,人们仓卒间躲避不及,争向机场周围树下蹲伏。敌机投弹880枚,并用机枪反复扫射,一时血肉横飞,死者枕藉,许多人脑破肢残,肚肠、头发、衣片粘挂树上,惨不忍睹。这次血案死亡27人,重伤137人,炸毁房屋30余幢。

八年抗战期间,遂宁人团结一致抗日,以人力、物力、财力的多种贡献,坚持抗战到底。遂宁是主要兵源之地,从1938年至1945年,主动出征37123人,其中知识青年269人,阵亡将士1803人。1939年,遂宁3万多民工在南坝修建机场,占地14.4万平方米,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一个大机场。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热情无比高涨,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形成了户户植棉、家家纺纱、数万民织布的局面。全县以1940年植棉面积最大,达52.9万亩,总产1365万余斤,有棉毛纺织染厂62家,城乡有散机数万余台,年产宽布200万匹以上,其中军布专织厂(户)1066家,织布机2270台,共生产军布100余万匹,保证了战时的军需民用。粮食的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也有大幅增长,全力保证了前方军粮的供给。遂宁人民还参加了川陕公路的修建,确保了向前方源源不断输送兵源和物资。全县人民节衣缩食,甚至毁家输难,捐出首饰、金银等,连学生也把零花钱捐出来,捐献的款子买了两架飞机支援抗战,受到了中央政府的褒扬。为了支持巨额的军费开支,1937年全县在正粮的基数上,征税附加95%,以后还逐年递加。八年抗战中,遂宁不但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交粮(正粮和征购)任务,还超额多交14.55万石。

抗战期间,十七个中央部门、六个陆军空军单位、很多家纺织工厂和其他工厂、十四家银行纷纷入驻遂宁,大大提高了遂宁的地位、作用和知名度。遂宁是军衣、军被、军鞋等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前线军事给养物资的聚集中心和输送交通要道。遂宁原本是个发达的商贸城市,素有“小成都”的称号。清宣统以来,商业得以复苏,商贸系统逐渐形成十大行帮,民国初年已发展至十六个行帮,六大商号颇具实力,在商界号称“三丰” (郭聚丰、肖源丰、夏荣丰)、“三泰” (曾鸿泰、杨三泰、聂广泰),后又衍变为“八大家”称雄斗城,民国中后期孟锦裳、刘伟国、林慧源、万宗泊、杨典章等相继成为巨商。民国三十五年(1946)遂宁商业界增加到三十七个行业,棉花、土布、洋纱、匹头、百货、粮食、菜油、药材、饮食、茶馆等有3584户,其中摊贩1856户,他们在中心闹市区和主要街道开店设摊,形成商店林立、摊点相连、货物丰盛、商旅云集的兴旺繁荣景象。

遂宁的饮食业历来驰名,民国时期更为繁盛。街市花园北侧的“蓉城嘉东饭店”有烧烤全鸭和烧烤奶猪两种特色菜肴,大都是政要和富翁常去光顾的场所;大北街的“东南美”,老板请成都师傅专做卤菜,还兼营风鸡、板鸭,是全城唯一的成都风味;“嗜味嗜”也在大北街,其卤菜、凉盘和各种面食,以川味为主,兼顾南北味,除本地人外,颇受过往客商和“下江人”(对长江中下游人士的通称)青睐;大南街的“时宜饭店”炒、烧、炖、蒸等菜肴齐全,豆花饭誉满斗城;凯旋中路的“大西南”以“叫得响”著称,当年时兴“唱堂”招徕顾客,擦桌、安座、点菜、递毛巾、上菜、结账,边做边唱,唱腔优雅,咬字清楚宏亮,堪称一绝;除坐店经营外,城里还有提篮、挑担叫卖的小吃,如担担面、甜水面、煮凉粉、梆梆糕、糯米糍粑,以及吆喝高叫的五香红油芥茉薄饼,那浓郁的遂宁乡音,叫得姑娘们、小伙子垂涎三尺……

遂宁茶馆分布极广,数量至少上百家,不少茶馆占据要道口岸。今凯旋中路的“承平茶社”以全城“唱玩友”著名;城东为船帮、江湖袍哥“跑滩匠”云集之地,大小茶馆林立,他们以茶会友,打听行情,洽谈买卖,也是评判是非、调解纠纷的场所;大北街的“竹里馆”是公教人员品茗、会友的窝子,有时夜间设茶座,间有民间艺人如杨光斗等打金钱板,或讲评书的文化活动;天上街的“一溶甘”每逢夏季乘凉之时,开设讲“圣谕”的专场,奉劝世人重孝道、讲节义;大南街几家茶馆是银楼、袍哥、饮食业、手工业老板为主的聚会地;小西街茶馆是洋纱、药材、匹头帮的交接站;大西街的“良友”为社会名流,诸如税维诚、奉四承、周宇澄等常去光顾的地方,或品茗,或吟诗,或对弈,或切磋技艺。

民国时期,相沿的酬神赛会风气越来越盛,四川各地发展“玩友” (围鼓)座唱成为袍哥组织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川剧艺术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普及。从1911年到1949年,遂宁城区的承平公堂、雅集俱乐部精英荟萃,演唱行当齐全、剧目众多、打唱技艺较高,五种声腔具备。遂宁地区(含蓬溪、射洪)先后建起川剧班团五十多个。遂宁地处川中,为水路航运中心,古驿道和公路交汇于此,又是纺织历史名城,手工业、商贸发达,各河道的戏班、剧团、艺人纷纷来遂宁献艺。解放前,遂宁被称作“川剧窝子”,有涪江大戏院、镇江寺戏院两处坐地园子,两家戏院为了压倒对方,从成都、重庆等地聘请强势戏班和川剧高手来遂演出,戏班有川西坝、乐山、中江、安县等地的名班,演员有陈书舫、廖静秋、薛艳红、薛艳秋、张一萍、曼侠、麟尧、天籁、陈全波、唐彬如、方海洲、李笑非、谭志高、肖亦信、刘丁丁等三十多位名伶。这些人中,有的在遂宁传艺授徒,有的成为建国后省、地剧团的骨干演员,对遂宁戏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曲种有十六种,以唱为主的有清音、扬琴、盘子、车灯、琵琶弹唱、连萧、花鼓、金钱板、荷 叶、竹琴十种;以说为主的有评书(附:故事)、谐剧(附:四川方言)、方言相声、相书、善书、快板(附:刮打板、莲花落、顺口溜、对口词、三句半)六种。各曲种有自身的性能、特点、风格、体裁、句式、格律、音韵等。民国期间,遂宁也有“曲艺窝子”的称号,曲艺活动一直兴盛,不仅曲种多样,曲目也丰富,“五四”运动后,曲艺已显示出教育、宣传、鼓动民众的新功能。抗日战争中,群众创作活跃,出现了如《十绣抗战》、《抗战十二月》等脍灸人口的佳作,涌现出如杨光斗等一批优秀曲艺表演家。杨光斗自编自唱的《防止敌机来空袭》等作品满城皆知,他运用艺术形式宣传防空知识起到了良好作用。抗战胜利后,群众利用曲艺形式开展反内战的斗争,艺人谢怀德等用荷叶唱词揭露了国民党“国大代表”竞选的丑恶行径。

二十年代后期,遂宁城内开始放电影,放映点在大南街一家茶馆里。都是无声片,要由人站在高凳上解说。以后,万寿宫和大西街才建起了电影院,还是无声片,有字幕说白。直到抗战初才有有声片,作战时宣传,公开放映,不卖票。遂宁城乡经常演戏,大戏(主要是川戏)、“木脑壳” (木偶)和“灯影子” (灯影)都演,有时在戏园演,有时在街上搭台演,看戏的人特别多。节庆日大堂坝有女学生登台唱歌、跳舞。此外还演文明戏(新戏),抗战时万寿宫的戏园子还演过《抓壮丁》、《包得行》和《野玫瑰》等新戏。

民国伊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并未根本改变,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一直沿袭封建土地所有制,生产力十分低下,加之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低,民众衣食维艰。但传统工业如制盐、纺织、酿酒、蚕丝却逐渐兴盛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四川作为支撑战时经济的战略后方基地,采取贷款扶持、减缓税收、划岸行销、盐工缓服兵役等措施发展盐业;发动农民大量种植棉花、栽桑养蚕,在良种推广、技术指导、贷款扶助、营运销售等方面给予帮助,并在遂宁投资建厂,加强工具改革和技术更新。遂宁的纺织业有了空前发展。遂宁成为全川产棉、纺纱、织布最盛的三个市县之一,棉纺织品、生丝等轻纺产品外销量相当大。先后修通了遂宁至简阳、遂宁至安岳、遂宁至潼南、遂宁至蓬溪、遂宁至射洪太和镇五条公路,把遂宁与成都、重庆及周边县城连接起来,对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加强物资和文化交流起到划时代的作用。水陆交通的发展,使遂宁成为抗日前线重要物资的转运中间站。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发动内战,加重税赋,盐税税目及附加款多达十余种,且因战后海盐复苏,物价飞涨,多数灶户停煎,商人歇业增多,运销量下降。花纱布管制局遂宁办事处于1945年奉命撤销,农本局福生遂庄、太庄结束业务,依赖贷款纺织的工厂大部分停业。国民政府强拉壮丁、强收派款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连年旱灾、水灾,多数农户歉收五成以上,饥民大量外出乞讨,时有“吃大户”的现象发生。由于内战爆发,军费支出倍增,国民政府猛增法币的发行,导致物价飞涨,19481月至8月,物价上涨速度更为惊人。法币剧烈贬值,物价瞬息万变,民间大多采取以物易物,或使用少量银币交换。1948819日国民政府废除法币,以金圆券为本位币。但金圆券发行不到十个月,却贬值2.5亿倍。1949622日,国民政府宣布停止金圆券流通,以银圆和银圆券作为国家货币,金圆券以5亿元兑换银圆1元。据遂宁税捐局统计,1949414日,小麦每石值金圆券5万元,玉米每石4万元,稻谷每石2.5万元。同年73日(108天后),小麦每石值金圆券72亿元,玉米、稻谷每石值60亿元。小麦上涨14.5万倍,平均每天上涨1340倍,每小时上涨56倍。

政治上的专制独裁,军事上的全国内战,经济上的危机四伏,为国民党政权敲响了丧钟。1949128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先头部队进入遂宁县城,次日,遂宁县解放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一个新政权在遂宁这片土地上诞生了,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遂宁城迎风飘扬。

 

 

五  船山古代十座山

刘耀空

 

船山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涪江中游,地势东北高,南部较低。境内山冈起伏,千姿百态,海拔高度多在五百米以下,属于中丘地貌。唐代诗人刘禹锡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名句。船山区这片红土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不少山峰富集丰美的文化灵气,本文介绍其中十座名山,让读者朋友体味美丽船山的魅力。

梵云山

《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记载:“梵云山,在县南三里,东临涪水,西枕灵星池。古名梵宇山,又名中隐山。”有资料说唐代遂宁第一位进士张九宗家住此山,张家富足,好林木,种花养鸟,庄园门额为“九思山房”,题联是“欲借水山来养性,更凭花鸟去偷光。”张九宗有诗句“梵云春晓画图间”,“梵云春晓”由此得名,成为遂宁的十二景之一。时过境迁,一千多年后,遂宁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梵云山已融入城市之中,它的东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背后是碧波荡漾的渠河(南北堰)。

梵云山建有开善寺,北宋开宝中(968年—975年)赐名,元代至正中(1341年—1367年)重修。张问陶对开善寺有题咏。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章评曾在梵云山书院讲学。章评是遂宁乡试解元(第一名),曾任兴平县令。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吴羮梅登上梵云山,看见林木繁茂,修竹万竿,参天蔽日,饶有生趣。同行的刘子明对他说,山上原来建有三间大厅,厅前有雄伟的楼阁,可惜工程没有完善,感到歉意,希望县府动工修缮,也够得上是一县的荣耀。吴知县欣然同意,于是准备材料,招集工匠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修船房,开挖鱼池,植莲种树,补充景点,建成园林。竣工后吴知县带领大家登上楼阁眺望,只见近处是一片平坦而肥沃的田地,坡地上种满了豆麦作物;远处横贯一条宽阔的涪江,两岸景物相互映衬。这里居高临下,景致尽收眼底,春夏秋冬四季景致咸宜;这里适宜养花、植树,观风雨、赏雪月。春、夏、秋三季对农作物生长适宜,五谷丰登,人民和乐,农人与城里人都乐在其中,于是吴知县给这个园林起名“宜园”,并提笔写下《宜园记》一文。从此,宜园成了县人常去游览、休憩、品茗的好去处,也是表演曲艺、杂技的场所,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

书台山

《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书台山,县南一里,学宫之向山也。唐张九宗读书处。‘书台应瑞’,十二景之一。”《舆地纪胜》记载:“书台山,以唐张九宗得名。连宝山、金鱼山,三峰秀峙。今建学宫于上。”书台山南靠金鱼山(现称万金山),北接船山(《舆地纪胜》所记的“宝山”就是船山),三山相邻,秀雅耸立,形如笔架,富有象征韵味。唐代至德中(756758),遂州刺史乔琳在书台山簏创建学宫,礼待儒士,为张九宗读书处。张九宗自幼聪颖好学,文思过人,贞元十一年(795)中进士,初出任戎州(今宜宾市),历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华州(今陕西华县)、普州(今安岳县)、遂州、邛州(今邛崃市)五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专掌监察、执法)。邑人为张九宗修了祠堂。张鹏翮有吟咏,写道:“擎天柱石拂层霄,余韵流风未觉遥。敢问科名高井络,愿抒忠荩迈题桥。蓬莱云近朝霞满,阆苑春深宿雾消。指日山灵重应瑞,三台光映大江潮。”

简释:①擎天柱石:形容书台山山势。  

②全句说:张九宗敢于攀登高深的学问,实在是了不起。  

③忠荩:忠诚;题桥:借指考中当官。  

④阆苑:仙人居住的地方。  

⑤三台:借指官的等级。位列三台,意为官至高等。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知县郑重威和被贬家居的太史杨名,在城中百福院创立武信书院(后改斗城书院),书院几经迁徙,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迁于城南学宫右侧书台山下,正式命名为书台书院。1958年,遂宁开凿南北堰(渠河),此工程从书台山脚下通过,学宫旧址被挖去,其位置当在南北堰中。

船山

《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船山,县西一里,一名舟山。清乾隆时建文峰阁于山顶,高六丈余,有楼二层。张船山有诗。”船山的形状像倒翻的一只船,所以也称舟山。舟山屏立城西,林木丰茂,风光绮丽。清代乾隆年间,知县汪廷栋倡议在山顶建文峰阁,阁高六丈余,有楼二层,用考究的灰砖砌成,皂壁丹柱,琉璃金瓦,有四门,清代至民国年间,遂宁名流撰联于门上,张船山所撰对联是:“江城罨画东西岸,烟寺浮图远近山。”横额为“舟山一柱”,写尽了遂宁山河的钟灵毓秀,并展示了文峰阁在烟雨朦胧中深远的意境,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美感。此阁独占风水,兴盛文运,临阁远眺,城市风光尽收眼底,群山、涪江令人遐思,县人把文峰阁视为家乡的象征,看作文化的灵魂。史料记载,阁成当年,遂宁便有五人中举,一度低迷的文运开始振兴。文峰阁一直被遂宁人民所珍爱,是遂宁城郊著名的人文景观,每当重阳登高度节时,便有不少人前往文峰阁瞻仰。侨居海外的遂宁游子,也把文峰阁作为他们心中念念不忘的牵记。

船山山麓左侧有邓公祠。邓公即邓林梅,广东惠来县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遂宁县令,学问渊博,精堪舆,知风水,任期内遂宁文运焕发,民风大变。县民为邓公建祠以纪念他的功德,祠前石柱上的题联是:“自古云山从此始,为政风流今在兹。”

卧龙山

卧龙山在县城西五里。据《舆地纪胜》记载:“有佛现岭,每遇云雾遮挡,佛像的形貌便明朗地出现在岭上。”广德寺位于卧龙山山首,唐代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建寺,原名古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朝廷敕赐为禅林寺,建中三年(782)又敕赐为善济寺,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寺院成一片焦土,天复三年(903)皇赐再兴禅林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赐为广利禅寺;明代正德八年(1513)敕赐广德寺,此名一直沿用到现在。自唐代克幽禅师开山阐道以来,寺院高僧辈出,古柏森森,殿宇巍峨,金碧辉煌,香火旺盛,遐迩闻名。唐、宋、明三朝受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众千人,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

《遂宁市志》记载:“民间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九月十九日为观音成佛。故每年要办会三次,以二月十九日最为隆重,会期数日至十日不等,广德寺、灵泉寺终日鼓乐不断,香烟缭绕,远近善男信女抬着匾额、大香、大蜡及供品,络绎不绝到寺院朝拜。至晚,虔诚的信徒挤满佛堂,席地而坐,通宵念佛。”

长乐山

长乐山南北走向,山势陡峭,像一道屏障纵贯于城西。《方舆记要》记载:“形如蟠龙,顶平和砥。”蟠龙,像盘曲的龙;砥,磨刀石,形容山顶又平又宽。长乐山上有一座长乐观(道观),建于唐,盛于明,衰于清。清代年间,广德寺收留了观中部分尼僧,官府为避流言,在长乐山下建庙,沿山修石梯,立土地祠,过祠登梯便是神殿,仍用长乐观旧名,将尼僧从广德寺迁回新观。正殿左壁悬钟,右壁置鼓,称作“晨钟暮鼓”。钟直径大约一米,内嵌铜丝盘,悬铁条一根,敲钟时声音悠扬远播;鼓的大小像斗笠一样,鼓面涂上红色。每天早晨鸡鸣前,值日尼姑敲钟,共敲十下,钟声长鸣,传入城内,以警醒市民,激励早起。张鹏翮有《长乐晓钟》一诗,于是“长乐晓钟”就成为遂宁的十二景之一。

民国十年(1921),长乐山麓忽现出一个洞穴,相传是蜀汉车骑将军邓芝的坟墓。按《华阳国志》,邓芝墓在潼南县青石坝,不在遂宁。又按《舆地纪胜》,唐代职方郎中孙樵墓在小溪县(今遂宁)西门外。孙樵,字可之,唐代散文家,关东人。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职。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他随僖宗出奔岐陇,入蜀地,后寓居遂宁城东画锦坊。孙樵所作古文,刻意求奇,对当时统治集团的昏聩无能颇多讽刺。他曾登临蜀中名山蓬溪龙多山,为奇异的景致所振奋,写出了著名的《龙多山录》,为历代文人所推重。著有《孙可之集》存留于世。

明月山

《旧通志》记载:“明月山在县北五里,襟带两溪(两条溪流像衣襟、带子),幽林(幽静的山林)古寺(指明月寺),秋光掩映(彼此遮掩,相互衬托),潇洒(韵味洒脱)出尘(超出世俗)。”《通志》记载:“明月山在涪江右(右岸)。山顶有明月寺,山下有明月堰。”两书都提到明月寺(古寺)和明月堰(两溪)。吕大器曾作《明月寺》一诗。吕大器,遂宁县北坝(今遂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生,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授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提升吏部主事(吏部,主管官吏选任、晋级等事,朝廷六部之一。吏部主事,吏部职官,职位仅次于员外郎),历四司。崇祯十年(1637),大器告假居家,倡修县城,刚竣工,张献忠分兵袭攻遂宁,自捐金钱,募兵四百,与甘州道旷昭护送家眷的二千名边兵共同守城,保护了县城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后,明王朝面临内忧外患,江山摇摇欲坠。吕大器感触良多,登上明月山,瞻仰明月寺,以凝重的感情,滚滚的思潮,抒写了《明月寺》七律一首,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明月堰,在明月山下,全称清风明月堰。“清风明月”,本属两堰,但两溪同出一源,合流为一。乾隆二年(1737),知县夏诏新向上级写报告请示修筑清风明月堰,堰成能灌溉北坝田地二千余亩,成为城北的富庶之区。

玉堂山

玉堂山在遂宁城北十五里的新桥镇,是一县的主山。明代状元杨慎的《玉山翔凤赋》,状写了玉堂山的高峻秀美:遂宁有很多特异的山,而独具非凡气概卓越不群的是玉堂山,它峰峦高耸而秀丽,景象雄伟而奇特。山体耸峙,拔地三百余丈;山路迂回,攀登上山要转折几千次之多。各种树木交错生长在山间,枝繁叶茂;晶莹的流水淙淙而下,清脆悦耳。……

据资料记载,玉堂山顶有玉堂寺(又名玉皇庙),是明代席书、席春、席彖的家乡所在地。清代大学士张鹏翮著有《玉堂朝霁》一诗,主要状写玉堂山在朝阳照耀下一派光华灿烂的景象。该诗叙写了席氏三弟兄在山中勤奋攻读,后来他们先后考中进士,做了高官;民间盛传山上有鸣凤出现,乡民认为席氏三弟兄就是山坳里飞出的凤凰,给玉堂山着上了神秘的色彩。该诗突出了玉堂山“地灵人杰”这一主题。“玉堂朝霁”是遂宁十二景之一。

在玉堂山和凤台山之间有个龙池院。《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龙池院上有翱凤飞舞(凤凰回旋飞翔),下有龙泉涌出,楼阁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金像(金色的神像)庄严,诚(的确是)胜地(名胜之地)也。越(经过)数百年而至明末(明朝末年),兵戈扰攘(战争混乱),峻宇(高大的房屋)雕墙(彩画装饰的墙壁),俱(全)成灰烬,荆(荆棘)榛(榛子,一种落叶小乔木,果仁可榨油,也可食用)满地,瓦砾(破碎的瓦片砖头)无存,临(靠近,接近)斯境者(这个地方),辄(总是)怜而惜之(感到怜悯和惋惜)。幸(幸亏)邑(县)中席公以重修正殿为已任(自己的任务),乃(于是)觅(寻找)师(师傅),松华(注:此为人名)与其徒(他的徒弟)慧胜(注:此为人名)共董其事(共同监督管理这件事。其事:指‘重修正殿’)……”文中的“席公”不知是上述“三席”中的何人。席氏为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慷慨解囊的义举是应该褒扬的。

灵泉山

《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灵泉山在县东十里。数峰壁立(像墙壁一样陡立),绝顶有泉,绀碧甘美(青绿色,味道甜美),不溢不涸(不满不干)。‘灵泉胜境’十二景之一。”此泉名叫灵泉,此山因泉得名。明代席彖在《灵泉唱和歌》中写道:“山可云兮鸾翔(灵泉山可以驻云啊,鸾鸟飞翔),泉可掬兮有浆(灵泉水可以用手捧起来啊,有了琼浆[美酒]),石可磬木可栋兮清庙明堂(石可以作磬[古代打击乐器],木可以作栋梁啊,我等也可以澄清朝廷)。”这首歌从山、泉、石、木几个方面描绘了灵泉山的灵异,表达了对名胜灵泉山的赞美之情。席彖,号梅山,遂宁人,明礼部尚书席书的三弟,曾在灵泉山梅山书屋读书,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授户部给事中(户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给事中的职责是抄发章疏[奏章],稽察[考核、检查]违误[违反命令,耽误公事],权力很大)。因进谏,贬谪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十日死于谪所。

隋代开皇年间(581600),灵泉山始建寺院,初名圣佛寺,北宋真宗钦赐名贤圣院,明代孝宗弘治三年(1490)以山命名为灵泉寺。在隋、唐、宋、明鼎盛时期,灵泉寺香火兴隆,西南各省前来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被誉为“灵泉胜境”、“西方圣境”。灵泉寺素以山幽、寺美、泉甘、林奇等独特风采闻名遐迩,历代许多官吏、绅士、墨客、商贾前来旅游观光,并留下不少对美景吟咏的诗词。

1258年,蒙古汗国皇帝蒙哥率领大军入侵四川,宋制置使蒲择之策划从剑阁至重庆构筑一条南北防线抵御蒙哥,命令杨大渊把守剑门关和遂宁灵泉山,蒙古将领纽璘率兵攻打灵泉山,向宋军发起猛烈攻击,灵泉山失守,不少将士血染山冈,为国捐躯。

南屏山

《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南屏山,县南二十里,在龙凤乡。清光绪间建砖塔于山顶,高八九丈余。”南屏山在龙凤场镇附近。龙凤镇是遂宁市辖区内现有乡镇中最早设立县级行政机构的乡镇,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东汉末年在龙凤镇设置德阳县,历东汉、蜀汉、西晋、成汉、东晋、刘宋、南齐、肖梁、西魏九朝(政权),北周被废。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李特分广汉郡设德阳郡,领德阳一县,龙凤镇是郡县两级政府所在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灭成汉,设立遂宁郡,领德阳、小谿、晋兴、巴兴、广汉五县,开初龙凤镇为郡治,后来移于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村)。《重修洪福塔碑铭》(顾复初撰)记载:“邑南二十里许,旧有洪福寺。寺有塔,经明季(明末)之乱,寺毁而塔亦隳(毁坏)。据形家言,塔为文笔峰,实主(主宰)文明之兆(征兆、先兆),且江(涪江)流至此纡曲(弯曲),有塔以镇(压,镇压)之,则洄漩(回旋,盘旋转动)亭(水积聚不流)复(转回),化冲激(激剧,急剧)为雍和(注:此处是‘平缓’的意思)。”于是在光绪六年(1868)动工重建。塔高七层,傍江而立,倒影在江中随波荡漾,乘船过此,妙趣横生。清代大学士张鹏翮有《洪福回澜》七律诗存世,前四句是:“回澜水口竖文峰(文峰:借指洪福塔),九十九峰入望中(站在塔上,周围无数山峰都在眼中)。百里山川增气象(气象:气势),千年人物见英雄。”

伞子山

《方舆纪要》记载:“伞子山在县北十五里。山形圆耸如伞,环山之山以植蔗、凝糖为业。”《遂宁县志》(同前版)记载:“伞子山,县北十五里,在甘糖坝。”《方舆胜览》记载:“遂宁府出蔗霜,特入贡。唐大历中(766779),有一僧(邹和尚)跨(骑)一白驴至伞子山下,结茅以居(用茅草搭建房子居住),环山之民(伞子山周围的农民),素(往常)以植蔗凝糖为业。僧白驴颇食(很喜欢吃)民蔗,民苦之(很苦恼),诣僧(去到邹和尚那里)。僧曰:‘汝知蔗之为糖(你只知道把甘蔗制成白糖),而不知糖之为霜(但不知道把甘蔗制成糖霜。糖霜:冰糖),其利十倍(糖霜的利益是白糖的十倍)。’因示其法(于是把制糖霜的方法传授出来。示:本意是‘示范’、‘演示’),遂(就)成蔗霜,色如琥珀(像琥珀的颜色),称奇品(因质量优良称为糖类的精品)。”王灼(10811162),宋代著名科学家,遂宁人,出身贫寒,学识渊博,他在家乡撰成《糖霜谱》一书,详细介绍了遂宁制作冰糖的历史、地域和制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宋代,遂宁是全国几大制糖中心之一,冰糖的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是著名贡品,骚人墨客备加称颂,苏轼过金山寺时,作诗送给遂宁僧人园宝写道:“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在戎州,作诗答谢梓州雍熙长老寄赠糖霜时写道:“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灏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洪迈是南宋富有名气的文学家,他的名著《容斋随笔》是古代笔记作品的珍品,历代政要和学者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终生珍爱《容斋随笔》,潜心研读四十年,直到临终前十三天,仍要索读它。《容斋随笔》中有《糖霜谱》一文,洪迈对糖霜大加赞扬,将遂宁冰糖推介到全国各地,他是遂宁科技成果的热情宣传者。

 

 

六  国难显忠烈

 刘耀空

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后,我国北方为金国和西夏所有。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史称南宋。在南宋统治的153年(1127-1279)中,今四川地区仍为宋王朝版图,但“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划长淮,西割高、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宋史·地理志》)由于四川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理宗端平元年(1234),宋蒙两军联合灭掉了金国,北方成了蒙古汗国的天下。1235年蒙军大举向南宋发动攻势,分兵进入四川境内,123610月攻陷成都,继而四面出击,破五十四州,遂宁府被迫权治蓬溪寨(亦作“蓬溪砦”),从此揭开了长达四十多年宋蒙战争的序幕。遂宁地区烽火连天,血雨腥风,长期处于战乱的恐怖之中,其中最大的战事有以下几次:1258年,蒙哥入侵四川军队的先锋纽璘,先后两次在遂宁与宋军展开激战,宋军众多将士被杀戮,江箭滩渡一战即“斩首二千七百余级”;12659月,宋蒙两军大战于蓬溪,宋军被“斩首万余级,生擒千余人”;12679月,蒙古将军石抹乞儿再次攻打蓬溪寨,战斗相当激烈,最后蒙军大败,石抹乞儿被宋军杀死,蒙军折将损兵,狼狈而去。

遂州儿女无比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国主义是他们的灵魂,是鼓舞他们保卫家乡,捍卫祖国尊严,与外敌斗争的精神力量。面对蒙古铁蹄践踏自己的大好河山,他们同仇敌忾,奋力反抗;面对敌人的刀光剑影,多少仁人志士壮怀激烈,铁骨铮铮,彰显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可丢的浩然正气。在《宋史》和遂宁的方志中,记述了一些忠节之士感天动地的事迹。

在《宋史·忠义》中,蹇氏一门三英烈的成仁之举感人肺腑。蹇彝,通泉(今射洪)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官至金山(今陕西安康)通判(掌管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之职)。端平三年(1236)蒙军攻蜀,蹇彝与军民坚守城池,力战不敌(抵挡),被蒙军擒拿,不屈而死。他的儿子蹇永叔奋不顾身,勇猛杀敌,最后阵亡。全家老小均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蹇维之是蹇彝的弟弟,绍定五年(1232)进士,任职利州(今广元)都统(掌管征伐的武官),行参军(参谋军务)的职事,英勇迎击敌人,奋力战斗而死。

《遂宁县志·忠义》(民国十八年版)记载:“冯重华,遂宁人,冯檝之曾孙。知丹棱县(任丹棱县知县),蒙军入眉州(今眉山),死之”。

《遂宁县志·忠义》(同前版)记载:“何叔丁,举进士,知普州,淳祐元年(1241)蒙军攻普州(今安岳),与判官杨仁举守城,两家二十余人皆死,诏赠恤。”

《遂宁县志·忠义》(同前版)还对贾子坤、贾纯孝祖孙二人为国尽忠的事迹作了记载。可是有人对贾氏祖孙的籍贯提出了质疑,理由是《宋史》把贾氏写成“潼川怀安军人”。笔者查阅了《遂宁县志·选举》,“进士”中有贾子坤(嘉定十三年)、贾昌忠、贾纯孝(均为咸淳七年)的名字,证实贾氏确为遂宁人。《宋史·忠义》记载:“贾子坤……为西和(今甘肃西和)推官(掌握勘问行狱),摄通判。关外被兵,子坤与郡守陈寅誓死守城。城陷,子坤朝服(穿上官服)与其家十二口死之”。“仲武(贾子坤之子)子贾昌忠、贾纯孝同登咸淳七年进士第。纯孝扬州教授,受知帅李庭芝(南宋大臣,爱国将领),调江淮总幕。会丞相文天祥授秘书丞,擢吏部郎中,转朝散郎。崖山师(兵)败,孝纯抱二女偕妻牟氏蹈(跳)海死。”《白话二十五史》记载:“二年(1279)正月,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跳入海中,后宫大臣及其他人员,也纷纷投海自尽。后来浮尸出于海面的多达十余万具。”贾纯孝及妻女四人就是在崖山兵败时投海殉国的。

此外,在遂宁任职的官吏也有以身殉职的,赵卯发就是其中一个。《宋元学案》记载:“赵卯发,字汉卿,昌州(今重庆市大足县)人。淳祐十年(1250)以上舍登第,为遂宁州司户(主管民户),潼川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素以节行称。咸淳十年通判池州(今河南临汝),摄州事。元兵薄城,卯发书几上曰:‘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妻同死,节义成双。’与妻雍氏同缢从容堂死。”赵卯发在《宋史·忠义》有传。

 

 

七  遂宁隽才张问彤的教育业绩

刘耀空

 

台湾学者  目光投向龙翔书院

杨廷佐老师,高中语文教员,先后执教于绵阳中学和遂宁中学,已退休十来年。几年前因给船山政协采编“教育专辑”,我与杨老师共事,从此交往甚密。杨老师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56级,昔日学友时有交往。2008年他曾去北京跟同窗聚会。回到遂宁后,他向我谈到魏丕一先生。魏先生原任四川大学副校长,明清文学专家,退休后侨居加拿大,现任多伦多孔子学院院长。魏先生是杨老师的学友,去北京前先取道台湾跟同仁会晤。近年来台湾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潮,与他相会的人是专门研究明清时期书院的专家,他们确认那时有代表性的书院,东部是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中部是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西部是四川遂宁的龙翔书院。就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而言,他们有较为完备的资料,而对龙翔书院却知之甚少。他们对龙翔书院很感兴趣,知道魏先生在四川工作过多年,希望他能助一臂之力。于是魏先生在北京跟杨老师交谈时,拜托杨老师打听一下有关龙翔书院的情况。几年前共事期间,我曾向杨老师谈及搜集龙翔书院资料的情况,所以我们在2010年上年相见时,他直截了当对我谈了魏先生委托他办的事。其实几年前我就在《船山文史资料》上介绍了龙翔书院的情况,只是文章字数较少,介绍的情况很简略。为了让台湾学术界的专家较全面地掌握龙翔书院的第一手资料,再现龙翔书院当年的丰采,展示遂宁厚重的文化底蕴,建设遂宁美好的未来,我又打开尘封的资料,走进耕耘过的土地,沿着历史的足迹,重新写了这篇文章。

张问彤  一个被埋没的遂宁才子

提到龙翔书院,就得从它的宗师张问彤说起。

张问彤,字受之,一字锡功,号饮杜,张鹏翮的胞弟张鹏翼之玄孙。1689年,张鹏翼受朝廷派遣,以武官的身份护卫包括以张鹏翮为副使的外交使团,出使俄罗斯,圆满地完成了签订《中俄尼布楚边界条约》的使命,使我国沿俄罗斯的边境安定了200年左右。清王朝授予张鹏翼“定远将军”的官衔以示嘉奖。张鹏翼的后代集中居住在遂宁北坝至新桥镇一带,直到现代,张姓人士与别人交谈时,总是把“我是定远将军的后代”作为口头弹,以祖宗的光荣历史而自豪。

张问彤生于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513日,从小聪慧好学,才智出众,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考取拔贡,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获四川乡试解元,1796年(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补什邡教谕(元明清县学教官,掌文庙祭祀,训诲所属生员),晚些时候授山西省和顺县知县。山西巡抚欲留其在省垣以备顾问,拟以知州将其升用,未果。病卒于1832年(道光十二年)61日,葬于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四村的象山。

清人李星根曾为张问彤作《受之先生传》,谓张问彤“博学多才,好为古文词,兼冥心理学”,并与人讨论“声音文字之学”,即现代的汉语拼音。他是我国研究汉语拼音方案的先行者,我们现在采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经过包括张问彤在内的许多语言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他们为汉字的注音和拼写、为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张问彤研究“声音文字之学”,也为教育事业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张问彤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见长于诗歌。张氏家庭是古今中外人数最多、绵延时间最长的诗人世家,先后涌现出了几十位男女诗人,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给遂宁的文化宝典增添了光彩四射的一页。张问彤父子都是富有才气的诗人,张问彤今存诗200余首,“佳句如‘春静人来少,庭闲鸟下双’、‘地寒晴养麦,天暖雨肥雨’、‘偶因沽酒知鱼价,恰为锄花破藓斑’、‘梦里还家兵世界,病中愁日闰干支’、‘心肝不死忧家国,诗句无灵愧弟兄’俱新雅”。(见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卷三十三)。张问彤现有《饮杜诗集》和《饮杜文集》存流于世,泸州进士王检称其诗“谨严”、“醇雅”、“不愧古作者”,可见时人对其评价之高。《遂宁县志》对他的长子张知简(监生、解元)有“天资敏捷,学问渊深,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记载。《巴蜀文化大典》中有“遂宁三张”的辞条:“清代遂宁诗人张问安、张问陶兄弟与从弟张问彤三人的合称。”张问陶是“遂宁三张”之首,系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的玄孙。张鹏翮历代为宦,均有政声。张问陶学识渊博,27岁举进士,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颇深,诗名满天下,被誉为“蜀中诗人之冠”。今有《船山诗草》二十卷(存诗2270首)见诸于世。问陶比问彤长四岁,两人情谊深厚,互相时有唱酬及书信来往,切磋诗歌创作的见解。

张问彤才华横溢,但时乖运蹇。清代学者孙桐生感慨地说:“受之少负隽才,举乡试第一,士论推重。七上春闱不第,以荐孝廉方正,得官广文,未展其才,人颇惜之。”(见《国朝全蜀诗钞》卷三十三)。“心肝不死忧家国”是张问彤诗中的珠玑,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可是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下,哪怕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会遭到排斥和冷落,就像璀璨的珍珠被泥土埋没一样,失去了闪光的机会。

命途多舛没有使张问彤感到迷茫,在他四十多岁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洒向了龙翔书院,在乡村民众教育中显示了自己高贵的人生价值。

举办“乡学”  独辟乡村民众教育的蹊径

书院是亚洲东部地区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国家办教育)的一种教育系统。我国唐宋至明清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张九宗在遂宁县开设的私人书院(九宗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比湖南的岳麓书院(始建于五代后周)早办了300多年。

756年(唐肃宗至德年间),遂宁由刺史乔琳创建于县城南的县学(官学),毁于五代孟知祥之乱;1044年(宋庆历四年)太守廖询将县学(又称学宫)迁建于城东,后被涪江水冲圮;1202年(南宋嘉泰二年)太守赵善宣再度将学宫迁至书台山下(九宗书院旧址)。“三迁而至今,长此不移”(明席书语),此后元、明、清三代学宫均在书台山东麓。学宫以淳化风俗、培养人才为宗旨。生源在全县范围内以考试选取,被取学生由官府供给生活,日夜苦读《四书》、《五经》,研习八股文,以金榜题名为奋斗目标。学宫是造就官吏的机构,学生享受国家的津贴,这样的县学处在教育金字塔的顶端。

在明代嘉靖年间,知县郑重威和被贬家居的杨名在城中百福寺创立了武信书院,此后三迁其址(1722[清康熙六十一年]迁于县署西边,1747[乾隆十二年]迁于文昌宫[城中小南街]1778[乾隆四十三年]再迁于书台山),最后定名为“书台书院”。从初建至清末,书台书院有近400年的历史,它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示范和领军的作用,在遂宁富有极高的声望。“吾邑惟书台之麓,自昔开都讲之堂、、、、、、方今人才济济,文治蒸蒸。”(张问彤:《建修旗山书院碑记》)书台书院也是官办的学校,设在县衙所在的城市,学生虽然不享受优厚的待遇,没有获取功名的特殊途径,可是普通百姓却不可向迩。

明清之际,还有民间(含城镇和乡村)集资兴办的书院、书屋多所。如梵云山书院,初建于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系章讲(乡试解元、后任兴平县令)讲学之所,此后数百年间,墨客骚人云集于此,成了遂宁的文化胜地;灵泉寺侧的梅山书屋从1504年(明孝宗弘治十七年)起为席彖与詹祖周、文桂、陈硕、张漩等才子的读书之处,后来席彖中进士,拜户科给事中。梅山书院在遂宁很有名气,登临灵泉山寺者多赋诗咏之;杨名于1528年殿试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因上书言政事遭罪,翌年获释还乡,从1533年起在横山乡蟠龙山讲学凡20多年,学校名“方洲书屋”,在遂宁学术界颇有影响力。以上所列的书院、书屋,既具有教育的性质,又有学术的特点,学校的主讲(或学生)都是高层人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那些学校有一道无形的高墙,平头百姓被拒之门外。

真正具有民众教育鲜明特色的学校,是张问彤于1814年创办的龙翔书院。以往教育界的人士囿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使教育阵地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张问彤有真知灼见,敢于冲破旧的办学模式,进行教育创新,具有超凡脱俗的胆识和勇气。他把书院办在偏僻的乡村,让那里的农家子弟有了读书的机会。这是官办教育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张问彤却用他的“乡学”对官办教育(国学)所缺失的功能作了补充、延伸。在张问彤的引领下,桂花的桂香书院(1818年)、大安的仁和书院(1821年)、永兴的旗山书院(1829年)、观音的玉堂书院(1854年)、龙坪的德阳书院(1874年)等先后建立了起来,至清末遂宁乡村有16所书院。

龙翔书院位于安居区横山镇龙翔村卧牛坡山麓。相传在古代,卧龙坡周围出了三个进士,是个藏龙卧虎的胜地。三个进士中黄进士最出名,他在卧牛坡下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宅,另外两名进士常来此处聚会,因此黄府便有了一个别名——三学会。这是传说,未必可信,不过黄氏府宅确有文字依据,张问彤在《创建龙翔书院碑记》中写道:“其间贤父兄虑子弟之失其教也,而买黄氏之居,创为书院;复买其田60余亩,以为延师之需”。1814年(嘉庆十九年),张问彤前往此处办学,受到了乡民们的热忱欢迎。“余之始至,每以风雨穿窬为虑,既而补苴罅漏”。(张问彤语),校舍简陋,不避风雨,当时的办学条件极差。乡人银理斋弟兄及郑书、王景运、吴东望等十人解囊捐资修缮、扩建学校,并长期为书院的施工尽心尽力,“始终十年之间未尝推诿、懈怠。用观有成,则理斋之力也。”(张问彤语)历十年工夫(18141824),一所乡村书院终于建成。校园设计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错落有致,教室高大宽敞,窗明几净,设施一应俱全。校内栽树种草,环境优美。校园以石墙合围,坚固安全。“耳目清而无市井之习”(张问彤语),真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处所。张问彤经过深思熟虑,把这所学校取名为“龙翔书院”。

张问彤为何把书院以“龙翔”命名,在《创建龙翔书院碑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邑西五十里,有山曰‘龙头’、、、、、、其地发脉龙头,因目为‘龙翔书院’。”龙头山(又名双龙山)系该地最高峰,山奇形胜,富有灵气,卧牛坡发脉于斯,书院名曰“龙翔”,蕴含奔腾向上的寓意。在书院校门两旁朱红色的墉壁上面,各有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两个龙头高高抬起,展现出腾空欲飞的雄姿。张问彤要在这里辛勤耕耘,让黯淡的人生发出耀人眼目的光彩。

龙翔书院   张问彤崭露头角的舞台

张问彤生活在清王朝从中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中国社会由中兴走向衰微。在文化方面,康雍大兴“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乾隆以来,“文字狱”有所放松,文化教育才逐步得到一定的复苏。张问彤有一颗报效国家、民族的拳拳之心,满腔热忱地从事民众教育事业。在《创建龙翔书院碑记》中,他阐明了对教 育的意义和作用的看法。他写道:“其切于人而效之远也。”强调了教育的迫切性和教育的社会效益;“其材之成,则天下有所赖;而其不成,亦不失为醇谨寡过之士,而于人心风俗无所败坏也。”学校的作用是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塑造他们的灵魂(思想、道德、情操等),实现两者的统一。这段话从两个方面讲了学生受教育的结果:学业有成,则学生有所作为,对社会有贡献,也包括思想素质“有成”;学业无成,学生也能成为一个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张问彤在近200年前的这个教育观点,跟现代的教育思想是完全合拍的。

当时社会上有两种办学形式:一种是“国学”,由政府办教育,经费由政府拨发,教师由政府委派,学校设在县城;一种是 “乡学”,由群众办教育,资金由群众筹集,教师由群众聘请,学校设在乡村。张问彤热情地赞扬了“乡学”:“乡学之成就人才者,不异于国(学)也。”他指出了“乡学”的许多长处,而最根本的优点在于“其事乡人主之,官司不与也。”民众掌握了办学的自主权,就能充分调动办学的积极性,这是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中国是个封闭的封建国家,统治阶级没有把发展国计民生(包括教育)当回事,而社会生产力相当低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无力把教育办到广大农村去。民众有企盼子弟入学、渴望子弟获得知识的办学热情,他们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解决了办学资金,开辟了兴办农村教育的宽广道路,办成了政府不能办成的事情。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当时的师资状况令人堪忧,而“国学”始终不能解决求师的弊端。张问彤剖析了当时教师的现状:名师“不可多得”,况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以资历、声望自居,讲求经济待遇;一些“不以训诲为贤”、“不以学行为重”的人则通过地方官吏把他们推荐出去教书;还有一些人自我标榜,力图插足于教育阵地,等等 。所以,“务传道、授业、解惑者,盖无几矣。”与之相反,“乡学”却堵塞了上述的求师渠道。“为之师者,必其乡人之所信服也。”群众“慧眼识英雄”,教师素质的高低优劣他们自有评判。教师得到民众的信赖,必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选好了,学校的其他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张问彤亲自主持教师的遴选工作,通过严格的考察把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责任心强、群众信任的举人、秀才一类的人才延聘为师。张问彤离开书院以后,历届主持教学的人均坚持了他遴选和管理教师的原则,并一以贯之。这是龙翔书院长盛不衰、越办越好的根本所在。

张问彤文才超群,深孚众望,在遂宁威信极高,他到龙翔书院时,方圆几十里的学子蜂涌而来,甚至相邻几县的少年也慕名而至,其中今大英的名门后生较多。日后班级愈办愈多,龙翔书院的名声大振,成了闻名避迩的一所名校,在教育界备受推重。

学院有相当严格的管理制度,校训、校规书于高墙昭示学生,教育秩序井然,勤奋好学蔚然成风。教师仪表端庄,言谈举止高雅,教学认真负责,堪为学生楷模。张问彤按照科举制度的要求,让学生习读四书、五经,传授“三物”(自然常识)“六行”(待人处事的品行),“古先圣王之道,国家当世之法,淑身善事之宜无不备也。”(张问彤语。这一部分的引文,均出自《创建龙翔书院碑记》)在教学内容上墨守古人成规,那是时代条件所致,他无法跳出历史的圈子,越过雷池的限制,我们不能苛求他。课程的设置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在此之前,书院没有文字资料可考,那时书院的运行情况无从知晓,但从张问彤 “日孳孳以讲学为事”(李星根语)的记载,以及大成(孔子)殿中刻满取得功名学子姓名的六块功名碑,便可推断那时从严洽理学校、一丝不苟教学、教育业绩显著的情况。在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采用新旧课程兼设的办法。民国以来,书院改为县立第八小学,这时距书院创立已有100年左右,教师们秉承了宗师张问彤赤诚敬业的风范,书院如日中天,成为辉煌的巅峰时期。学校开设国文(语文)、算术(数学)、英文(英语)、社会、地理、历史、自然、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图画)、习字、手工等学科。与传统教育最明显的突破是高小阶段开设了简易英语,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世界知识之窗,让他们去窥视无比广阔的大千世界。这个期间书院的教学颇具特色;在国文 (语文 )课中非常注重读、写、说、作的基础教学,加强朗读背诵、汉字书写、说话训练和作文训练。“读、写、说、作”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偏废,缺一不可。那时龙翔书院的语文教学遵循了这一原则,把教学工作切实地做到了家。接受笔者拜访的人士都热情地介绍了当年的语文教学情况。这里以说话训练为例。书院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说话课,每周2节,不允许减少课时或被其他学科占用。教师先给学生示范,提高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说话实践。每个学生必须走上讲台说话,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要进行评议,并记下所得的分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扩大说话的范围和内容。到了高年级,配合课文和作文,教师要提出专门的话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然后进行讲述并作文,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还开展了答辩训练的尝试,组织思维活跃、应变能力强的学生,以树立志向、爱国强国等议题为中心,阐示观点,进行争论。据说“九一八”事变后,学生们就当时国家危亡的局势展开了大讨论,不少学生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写出了很多痛斥日本侵略者狼子野心、呼吁国人誓死保卫祖国河山的作文 ,师生们同仇敌忾,爱国热情不断高涨。说话训练推动了整个语文教学,激活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不仅形成了有机的知识、技能链条,而且推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促进了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书院长期坚持举办演讲会、书法展览和作文 比赛。在书院毕业的很多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工于书法、善于言谈、长于写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中的姣姣者当推聂敏藩、税国祯、税淑均、龚建侯等人。聂敏藩读书过目不忘,聪明过人,口若悬河,应变自如,超群出众的才干令世人惊叹。这样优异的学子不乏其人。学校的课外活动富有成效,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游学”(相当于现在的参观、访问、春游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学生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游学”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活动过程中教师有适当的指导,回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话训练或作文训练。学校还注重体育教学,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定期召开运动会。校内有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是学生课堂外的快乐天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生就开始踢足球了。他们虽然深居山野,可是这里的体育硬件设施能与城市比肩。书院在语文教学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成功实践,很值得现在的中小学借鉴。

1937年,遂宁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调整学校布局的决定,将龙翔书院的教师和教学设施调到横山场镇禹王宫,与乡小学合并。至此,龙翔书院遂与横山乡小学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横山乡小学是龙翔书院的延续。

宗师风范  引领书院一路凯歌

1814年龙翔书院创建到新中国建立后的近200年中,该校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学子,他们走出母校的大门又跨进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甚至远渡重洋到海外留学,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跳越。他们中一部分人进入了官场,一部分人作了军官,还有的在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领域大显身手,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笔者对书院的优秀学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清代近100年获取功名进入仕途者的名字均镌刻在大成(孔子)殿内六块功名碑上,可惜那些石碑在解放后被毁(按:具体情形请看《附录》),令人叹惋;民国以来书院人才辈出,有的竟至灿若明星。这里,笔者将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不完全的简要介绍。

一、军队(建国前后共5人)

税梯青(18901938),又名伯鲁,安居区横山镇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任国民军22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参加台儿庄血战,面临军长王铭章及多位师、团官员相继牺牲的悲壮局面,税梯青把生死置之度外,坚守第一线沉着指挥战斗,最后22集团军仅剩下官兵十多人,为保存部队编制,总指挥命令他们撤离火线。税梯青被任命为代理军长,后来22集团军奉命到湖北襄樊整训。1938912日税梯青病逝于四川成都,年仅48岁。

税维诚(18891977),又名税古,祖籍安居区横山镇鸡叫山村。先后在四川陆军学堂、北京陆军部宪兵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军第20军少将参谋长。在任军职中他亲历军阀混战,眼见民不聊生,本人又遭所在部队师长的谮害,乃佯病就医,于1937年去职还乡闲居。居家期间正值抗日救亡之际,1940年与税国祯等人创办私立明耻中学,任董事长。建国后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 为人民工作,历任县人大代表(第一届至第五届)、县政协副主席(第一届至第四届)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55年至1966年)。

张国麟,又名智夫,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少将处长,1949年去台湾,历任“国大代表”,退休后侨居美国,现健在。

张树生,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民党中央警官训练团指导员,改革开放后曾任市中区政协委员。

聂兆洪,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兵研究所所长。

二、政府部门(建国前后共9人)

聂敏藩,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民党张群部行营稽查处长、四川省行政院院长。

唐鉴明,安居区常理乡人。曾任国民党合川县知事兼征收局长。

田继先,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民党遂宁县监察委员。

余思奇,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民党遂宁县教育委员。

余立人,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国务院三线建设办公室处长。

漆  力,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贵生,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中共盐边县委书记。

王运书,安居区横山镇人。曾任中共甘肃某森工局党委书记。

余永富,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曾任云南省公安厅处长。

三、教育战线(建国前后共6人)

税淑均,安居区横山镇人。与邓小平同期留学法国,建国前曾任重庆大学教务长。

税国祯,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前曾任私立明耻中学校董、校长,建国后任遂宁中学教导主任(19501957)。

余鲤,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前曾任私立明耻中学校董、校长,建国后任盐亭中学教师。

余涛玉,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

龚  协,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任大学教授。

龚土弘,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任大学教授。

四、医疗卫生战线(建国后6人)

银顺德,安居区横山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骨科专家。

熊德佐,安居区横山镇人。第三军医大学脑外科专家。

王成章,安居区横山镇人。名中医。

王南谷,安居区横山镇人。名中医。

王临轩,安居区横山镇人。名中医。

唐成德,安居区横山镇人。名中医。

五、科技战线(建国前后共3人)

刘方平,安居区常理乡人。留日博士,建国前创办遂宁实验纱厂,建国后任重庆市611纱厂工艺工程师。

唐茂云,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任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工程师。

严以富,安居区横山镇人。建国后任江苏省有线电设计院高级工 程师。

六、社会贤达(建国前1人)

张  鳌,安居区会龙镇人。系民国时遂宁县慈善协会负责人之一,著名的左腕书法家。

 

 

 

八  铁门坎往事

刘耀空

 

美丽的遂宁城坐落在涪江冲积平原上,平地西边是蜿蜒连绵的长乐山。走出老西门,跨过碧绿如带的渠河,就来到长乐山脚下。距渠河桥大约两百米,有个古庙三凤寺。从三凤寺门前起,有一条石板路顺山而上直到山顶,是遂宁城通往横山、白马、拦江三个区(统称西路)的必经之地,占全县四分之一的人口都从这条路进入县城。一过三凤寺便是陡坡,最陡处坡度超过50度。那些石板一块高过一块,犹如云梯挂在半空,令人望而生畏,人空着手上去也感到吃力。石板路宽一米多,行人上下相遇只能侧身而过。路上行人终日不断,高峰时段更是摩肩接踵。这段大约三百多米的陡路叫做铁门坎。

解放前,铁门坎是县城与西路的唯一通道,乡下人到城里办事、购物、运送农副产品就沿路而下;城里人到乡村走亲访友,苦力挑运工业产品、日用百货到乡场去则拾级而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挑担的、抬滑竿的是贫穷群体,步行的属普通百姓,乘坐滑竿的非富即官,贫富贵贱泾渭分明,铁门坎是当时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中青年朋友对解放前苦力的情况一概不知,“苦力”顾名思义,是因为无地可耕而靠出卖劳力以填饱肚子的穷人。他们那些成年男子,有的挑担子,有的抬滑竿,挑担子的称作“挑脚子”,抬滑竿的称作“滑竿夫”。挑脚子的好把式大多是中等身材,肩头硬、腿杆粗、脚板大。由于长期受烈日暴晒,一身黑得发亮,皮肤上沾不住一滴水。肩头上结起厚厚的老茧,颈椎与脊柱的交接处凸起一个肉疙瘩,背略有点弯曲,两条小腿上布满了青筋,鼓得像要爆出来似的。他们的穿着很马虎:一年中多数日子穿粗布衣裤,腰间捆一条汗帕,脚上穿一双草鞋,个别人连冬天也打赤脚,练就一双铁脚板。他们的用具很讲究:扁担用优质木头(一般是柏木)制成,两端微微翘起;装物品的包箩(竹制的)编织得十分精美,包箩上的绳子很结实。挑担的方式有两种,各有长处:一种使用斑竹或木质的辅助物,其名称叫作“乘拄”,行走时给苦力助力,走路稳当,换肩时支撑着扁担上的重量,让苦力轻松换肩,不伤肩头。另一种方式叫“甩甩肩”,苦力用肩头硬挑,固然肩头一直承受着重压,没有丝毫放松的机会,但行走较自由,速度也较快。有经验的挑脚子走得不怎么快,也不随便停下担子歇气,他们的口头禅是“不怕慢,只怕站” (停下歇气)。只有初次挑担的人一出门就拉长腿杆放小跑,跑不了多久腿就发疼,结果掉下队来,让那些不慌不忙的人走到了前面去。初次挑担的人在体力上要付出代价,头两天肩膀又红又肿,痛得连手也不能摸;两条腿疼得要命,拉屎时腿杆肿得蹲不下去;饭也吃不进;晚上倒到床上身子像散了架。挑担的天数多了,肩头上消了肿,腿不疼了,胃口也开了。“三天肩头四天脚,到了五天想吃喝。”就是说前四天是练基本功的痛苦期,肉体受到了摧残,精神受到了折磨。挑脚子是天下最苦最累的下力人,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顶烈日,冒风雨,踩冰雪,斗寒霜,长年累月来往于曲折的沟壑,陡峭的山间,用自己的脚板去丈量无尽的悲惨人生。

挑脚子登铁门坎颇有感慨,一个“铁”字足以让他们心里一颤。铁门坎实在是他们负重途中最头疼的一段路,从三凤寺到山顶,至少有500块石板,每登上一块石板至少要消耗平路三倍的体力,这不是信口开河,常言道:“宁走三步平(路),不登一步陡(坡)。”挑脚子登不上30块石板,全身的毛孔就会冒汗,以致大汗淋漓,大滴的汗珠掉到石板上,要打湿铜钱那么大一团,不知他们要滴下多少汗珠,才能走完那段让他们饱尝皮肉之苦的伤心路。

离山顶不远处是铁门坎的终点,这里有三棵黄葛树,相互簇拥着,相距68米。它们大小差不多,胸围约4米,高18米以上,树枝交互连成一片,树冠遮天蔽日,直径达30多米。在地势较低的那棵黄葛树下,有一间小茅屋,屋主人在门前摆了几个小簸箕,簸箕里装着糖饼、饮水什么的出售。整个树荫下是过往行人歇气的地方。挑脚子来到黄葛树下,放下担子,扯出腰间的汗帕擦去脸上的汗珠,再将汗帕折好,垫在黄葛树突起的根上坐下来。阵阵山风吹来,像轻柔悦耳的音乐,又像叮咚作响的泉水,驱散着他们的疲劳和烦闷。他们的心中开始舒爽起来,互相拉起话来。

有个挑脚子说:“很古的时候,遂宁有条黄龙,黄龙躺在涪江里,江水从长乐山一带流过。后来黄龙猛地一翻身,躺在了长乐山上。长乐山就是那条黄龙,它原来躺的地方成了大江。”

好些人听了这话似信非信,面面相觑。其中有个人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你们看,这里满山都是黄泥,泥巴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一带原来是一条河嘛。”

又一个说:“如果黄龙不翻身,这里就不会变成山,我们就不会登铁门坎了。”

再一个说:“没有山,就有水,大河还不是把我们挡住了?”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可以坐船呀,总比挑担轻松多了。”

接着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稍停了片刻,又有人说话了:“遂宁就好在有这条龙。龙是啥样子?我外公会说书,他说龙是神奇的灵物,有鳞,有脚,能走,能飞,能兴云降雨,能下海上天,谁有它的本事大?我们遂宁沾了龙的灵气,所以出了不少人才。远的不说,就说张鹏翮吧,他小时候读书,声音传到了北京城,后来成了朝中的栋梁。”他这么一说,把大家弄得神乎其神。

另一个说:“张鹏翮是文曲星下凡,神通广大。有一次,皇后得了气痛病,宫里的太医没法治。皇帝叫大臣们出主意,张鹏翮说:‘我们遂宁有种特产香附子,大如鸡蛋,能治此病’。皇帝命他回遂宁取药。其实香附子只有小指头那么大,张鹏翮爱家乡,竟在皇帝面前夸了海口,所以他在回乡途中心里总是焦虑不安。他在广德寺对面山上焚香一拜,用锄头往地里一挖,竟然挖出一个鸡蛋大的香附子。张鹏翮喜出望外,回到京城向皇帝交了差,皇后服后气痛病果然好了。”人丛中发出一阵赞叹声。

挑脚子绝大多数是目不识丁的穷人,但也有少数人略识一些字,个别的还有一定的文化,因家道破落而进入苦力的行列,这种人叫做“穷秀才”或“烂秀才”。这伙苦力中有个烂秀才,喜欢结伙而行,利用歇气、吃饭谈些咬文嚼字的话题。烂秀才的谈话常常成了苦力们喜欢聆听的精彩故事。有一天,烂秀才在黄葛树下歇气,大家请他吹牛皮。他说:“从前有个富家子弟到遂宁城里去读书,坐在这里休息,见几个挑脚子正在说四言八句,脸上露出鄙视的神态。我口渴得要命,就到小茅屋前去买了一碗甜凉水,一边喝水一边打量富书生。我说:‘请问书生,你喜欢对对子吗?’富书生看了我一眼,高傲地说:‘你敢跟我对吗?’我笑着说:‘试一试,试一试。’富书生满不在乎地说:‘那好。’我看出他瞧不起我,还是客气地说:‘请书生先出上联。’富书生略一思索,从口袋里取出一本《论语》,说道:‘就以这书为题:四书五经有趣有味。’我马上举起手中的碗回答:‘一日三餐无油无盐。’富书生把我的下联沉吟了几遍,然后说:‘对仗、平仄都合格,只是有些俗气。’我微微点了点头。其实他哪里知道,我是用‘无油无盐’去隐射他那种啃死书的书呆子。富书生傲气稍微降低了些,他说:‘现在该你出题。’我恭谦地说:‘可以。不过要立一个规矩。’富书生问:‘啥规矩?’我说:‘规矩不大,谁输了谁出钱买糖饼子,在场的一人一个。’富书生淡淡一笑,说:‘好吧!快快出对,免得误了我的时间。’我说:‘以我挑担子为例,我体重才百来斤,却可以挑两百斤的担子。上联是:担重人轻轻挑重。’富书生是个读死书的人,把书上那些‘雪对雨’,‘云对风’之类的语句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临场的应对能力。他无言对答,羞得满脸通红,只好花钱买了十几个糖饼子,灰溜溜地走了。这件事一直在黄葛树下流传。过了几年,一个穷书生路过这里,听人讲起那个上联,就说:‘我能对出下联。’有个矮个子以不信任的口气说:‘你莫在这里冲壳子,说不对羞死人!’我打断矮个子的话头,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让他说。’穷书生看了大家一眼,说道:‘路长脚短短走长。’大家把目光投向我,异口同声地问道:‘答得对不对?’我两手一拍,高兴地说:‘太对了!’矮个子感到很意外,十分恭维地问穷书生:‘你怎么会对上?’穷书生说:‘我爷爷和爹爹都是挑脚子,长期从遂宁城里挑冰糖到成都去,不是以脚之短去走路之长吗?’大家觉得这话很在理。矮个子自豪地说:‘还是我们下力人的子弟有学问!’在场的下力人都得意地笑了。”

听完烂秀才聊天,身上又来了劲儿。大家起身,把汁帕系在腰间,又挑担上路了。

登铁门坎的苦力还有滑竿夫。滑竿的主要部件是两根斑竹竿。两根斑竹竿并列,两端绑上肩杠(半块斑竹),中部安上一个用许多竹片制成的躺椅(跟供人坐的凉椅相似),椅前一尺多处,在两边斑竹竿上各系短绳悬吊一块小木板作踏脚之用。寒冬夏日,在斑竹竿上加用白色长布作篷,以遮太阳挡风雨。斑竹竿富有弹性,滑竿夫行走时和着脚步,滑竿就有节奏地吱嘎吱嘎地弹动,乘客坐在躺椅里,就像小娃娃躺在吊着的摇篮里一样,均匀地起伏,既安全,又舒服,是骑马、乘车不能相比的,简直是一种高级享受。有钱有势的人乘坐滑竿,可以显示他们的身分。滑竿夫常来往于弯拐曲折、高低不平的山间小道,为了跟伙伴互相照应,能够安全顺利地行走,便使用一套简练准确、顺口押韵、富有情趣的行业术语,称为“报路对话”,一般是两句,前面的人视野开阔,及时将变化着的路况呼出上句,后面的人用相应的行话应出下句,使两人的脚步协调合拍。比如遇到平坦大路,前呼“平阳大路”,后应“迈开大步”;遇到上坡路,前呼“抬头望”,后应“高山上”;遇到特别陡的路,前呼“陡上加陡”,后应“稳步慢走”;遇到下坡路,前呼“洋洋坡”,后应“慢慢梭”;遇到泥坑、水凼,前呼“天上明晃晃”,后应“地上水凼凼”,等等,不一而足。富人乘坐滑竿是一种享受,滑竿夫却是一种痛苦。斑竹竿闪动着在他们肩上磨来磨去,使肩头发酸发疼,甚至扯破皮肤。因为是高肩,滑竿夫互相的牵扯力很大,有“抬七不抬八”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的肩头只能承受三十多斤重量,超过四十斤就感到吃力了。那些富人们不少是大腹便便的胖子,一坐上躺椅滑竿夫就得咬着牙硬撑着。有的乘坐者很尖刻,稍不遂意就出言不逊:上坡时头低脚高感到不舒服要挨骂,下山时身体俯立着害怕摔下来要挨骂,滑竿稍微向一侧歪斜也要挨骂。滑竿夫哪怕百般依顺还要受凌辱。更为甚者,有些恶霸坐了滑竿还不付钱。铁门坎的陡路上经常有滑竿上上下下,乘坐者也有两条腿,却要穷人为他作牛马!

铁门坎这条路上,有时还有抬新娘子的花轿经过。无论何时,男女的婚姻一直被看得很重。在旧时,男子结婚被誉为“小登科”,与金榜题名相提并论;女子出嫁,父母操办得非常豪华,这既表示对女儿的疼爱,又显示了自己的富有和大方。结婚正期那天,喜庆的气氛特别浓厚,最引人注目的是花轿。新娘子为什么要坐花娇?主要是提高自己的身分,显示自己的高贵。在四川民间的婚嫁歌里,有“不是脚步走来的,花花大轿抬来的”的歌词,正因为这样,日后自己才好说话,所以没有花轿不嫁人。新娘出嫁那天地位最高,凡是花轿经过的道路,无论多大的官员都要让道,表示对新娘的尊敬。花轿的装饰非常华丽,红色的拱形桥杆横贯轿身两侧的中部,轿杆下部着黑色,轿杆上部着绿色,轿顶也着黑色。用红色绸子结成球形大花系在轿顶正中,由此延伸下各色彩带披挂于轿身,有的轿身两侧还用玻璃镶嵌着胖娃娃等喜庆的彩画。轿门上挂着绸质的轿帘。新娘子坐在花轿里,一般由四个轿夫抬着上路。与花轿配套的还有小轿和滑竿。小轿比花轿小巧,木质骨架,不彩饰,两人抬行。女送亲客乘小轿,男送亲客坐滑竿,多数是新娘的兄嫂。媒人(俗称“老红爷”,男女均有)一般坐滑竿。除了花轿、小轿和滑竿,还有女家陪嫁的嫁妆,诸如衣被、首饰、用具等,富豪的女家单是家俱就有2030件,抬嫁妆的多到6080人,加上扛旗幡的人和吹吹打打的乐队,这一干人等,前后竟有半里之长,如果是从铁门坎往上走,前面的人到了三棵黄葛树下,后面的人还在三凤寺前。此时铁门坎热闹非凡,风光无限:花轿的美观别致,嫁妆的琳琅满目,乐队的悠扬演奏,抬嫁妆者的欢声笑语。过往行人无不喜形于色,驻足观赏,一饱眼福。

共和国已经建立六十多年了,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8年全县掀起修筑公路的热潮,在规划遂宁至宝石(拦江区境)的公路时,因铁门坎地势过高,路线改走吴家湾。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次突击施工,县城至横山、白马、拦江的公路终于修通了。从此西路人进城不再经过铁门坎了。当年在铁门坎上跋涉的挑脚子、滑竿夫和轿夫,连同他们使用的扁担、包箩、滑竿和轿子,都不复在路上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宽大的水泥路和现代的机动车辆,人们进城返家都乘坐客车,各种物资都用货车运载了。

铁门坎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但现在仍是人们喜欢去光顾的地方,我有时也带着怀念的思绪去铁门坎走走。往事如烟似云,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痕迹。我走在一块高过一块的石梯上,由于心脏的急跳和呼吸的紧促,便想到当年苦力登这段陡坡的艰辛;来到黄葛树下,看着被山风抖动的衣服,就体味到极度劳累的苦力在习习凉风中得到的快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苦力那种坚韧顽强的意志和朴质豁达的性格,而在铁门坎这个时代“小舞台”上演的社会现实与人文风情也让我永生难忘。

 

 

九  司马光父子的遂宁情结

刘耀空

 

司马光,字君实。他的父亲司马池在遂宁当过县令,他曾与父母居住于遂宁。司马光方四岁时,识者已知他是个非凡的小孩,七岁凛然如成人,爱听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给亲人讲述,即能明白其大意。自是刻苦勤学,手不释书,虽饥渴寒暑从不间断。仁宗初年(1023—  )他得中进士甲科,届年方二十岁。他在英宗(赵曙)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神宗(赵顼)时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常在神宗面前与王安石争辩,反对变法。司马光自英宗治平三年(1066)四月受诏编书,开始撰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编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帝王“周览”,从中鉴戒得失。该书历时十九年(10661084),他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上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959年(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史实,编成294卷,又有考异、目录各30卷。《资治通鉴》是我国史籍中的宏篇巨著,一向为历史学家所推崇,对以后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第一座丰碑,那么《资治通鉴》就是飘扬在编年体史书巅峰的第一面旗帜,因此司马迁和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

司马池,字和中,他说自己是晋代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他自幼丧父,把数十万家资全部推让给几位叔父,自己奋发读书。后来考上进士,授永宁主簿。盛度向朝廷推荐他,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监管安丰的酒税,后来任小溪(今遂宁)县令。《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载:“司马池初尉郫县,徙知小溪。正(查正)版籍(户口),均(调节)赋税,以泽民为心(怀着恩泽百姓的公心)。”给予了他公正的评价。司马池政绩显著,擢(提升)利州路(今陕西汉中市)转运使(州、府以上的行政长官),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累(连续)迁(升迁)尚书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掌管杂事。后提升为天章阁(藏帝王著作的处所)待制(待制系朝臣加衔),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徙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又徙杭州,后死于晋州(今山西临汾市)任上。

司马光和司马池父子都是宋代名臣,他们恪尽职守,爱国抚民,钟爱遂宁这片深情的土地。

《遂宁县志·古迹》(民国十八年版)载:“二美堂在旧小溪县治,为宋司马池与子光(司马光)所建。”《舆地纪胜》载:“二美堂在小溪县治。绘司马天章及温公像。”宋代遂宁称小溪县,县治即今市城区。“司马天章”即司马池,因任天章阁待制而得其名;“温公”即其子司马光。二美堂系司马父子斥资所建。《宋史》的编著者“论曰”:“(司马)池质(诚实)易(稳重)而长(善良)厚(忠厚)”;《宋史·司马光传》载: “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诚心自然,天下敬信”,“洛中(洛阳)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可见司马父子都是德高望重的清廉官员,修造二美堂的资金来源于官俸,并非贪污公款和勒索民财。二美堂原系会晤客人、谈论文章的地方,司马父子的画像乃后人为之。司马父子解囊建堂是他们可贵的善举,表现了他们对遂宁的一片深情。而二美堂则成了遂宁的一大人文建筑,为世代遂宁人民所景仰。

遂宁人民不忘司马父子的恩德,为他们建造了元祐阁。《方舆纪胜》载:“元祐阁在治城安居门外隆化院。至和间(编者注:‘至和’有误)程师孟于院左建元祐阁。山川之秀,井邑之美,毕陈于前。唐文若有记。后又画元祐人物。又云司马温公(司马光)侍父池(司马池)宰(主管)小溪,后人慕之,因名。”“元祐”系哲宗(赵煦)的年号,在1086年至1093年之间。“温公侍父宰小溪”,表明司马池任小溪令时,司马光曾来遂宁生活过一段时间,领略了遂宁的秀丽山川和风土人情。遂宁成了司马父子心中恋恋不舍的乐土。

 

 

十  桓温逸闻

刘耀空

 

替父报仇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父亲桓彝任过宣城太守。他生下来未满周岁时,温峤(东晋官吏,晋明帝时官至中书令)见到后说:“这孩子很奇特呀,长大了一定会成为英雄豪杰的。”所以桓彝替他取名“桓温”,用来纪念温峤对他的赏识。桓温状貌魁梧雄健,被人称赞为“眼如紫石棱(眼睛像紫水晶那样晶莹清澈),须作猬毛磔(稠密的胡须像  猬毛那样张开)”,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物。桓彝被苏峻的部将韩晃攻杀,江播也参与其事,当时桓温年方十五岁,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三年后江播死了,桓温以吊唁之名混进江家,将江播的三个儿子全杀了。

契友无忌

桓温匹配南康长公主,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先后任过琅邪太守、徐州刺史和荆州刺史。桓温任徐州刺史时,谢奕任晋陵太守,起初彼此之间言谈来往,平平常常,并无特殊关系。后来桓温改任荆州刺史,准备西行去就任,对谢奕的情义特别深,谢奕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异样,只有谢奕弟弟谢据之妻王氏有所领悟,她说:“桓温的用心很不寻常,我哥哥(指谢奕)必定会同他一道到西边去。”不久,桓温就推举谢奕为司马。谢奕上任后,还是把桓温当作贫贱时的朋友对待。在桓温那里作客时,谢奕把头巾掀起露出额头,自由自在地歌咏,与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桓温常说:“他是我世俗之外的司马。”于是谢奕因为喝多了酒,把日常应有的礼节都不讲了。桓温避开他进入内室,谢奕也跟了进去。后来以至于谢奕醉酒,桓温到南康长公主的住处去躲避他。南康公主说:“你如果没有这位狂司马,我怎么能够与你相见呢?”

猿肠寸断

桓温出兵攻蜀,到达三峡中,部队中有人捕捉到一只小猿,带到了他乘坐的船上。有只母猿沿岸哀哭号叫,跟着追了一百多里路也不肯离去,最后跳上船,一上船就断了气。剖开看它的腹内,见肠子一寸寸地断裂了。桓温听到这事后勃然大怒,下令罢免了那个捕猿人的职务。

国破天仙

成汉军队在彭模(今彭山)兵败后,李势纠集全部兵力在笮桥(彝里桥,又名夷里桥,在成都市西南)与桓温决战,结果又溃不成军。桓温乘胜追杀,直抵成都。李势吓得只顾逃命,一夜逃奔九十里,一直退到葭萌城(今广元市昭化区)。李势的将领邓嵩、昝坚劝他投降,李势无奈地同意了。举行投降仪式那天,李势两手反绑在后背,头垂得很低,泪眼愁眉站在一辆车子前面,身后是一副黑色棺材。桓温给李势松开绑绳,并下令烧掉棺材,派人把李势及其主要家属十余人送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东晋的国都)去,朝廷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在成都住了三十天,见李势的妹妹美若天仙,便收她为小妾,十分宠爱,平常把她安置在书斋后面。南康长公主开始不知道,听到消息后,带了几十个婢女,个个拿着刀子去袭击她。走进房间,遇见李氏正在梳头,头发下垂拖到地上,肌肤洁白如玉,发出光泽。李氏突然见到这么多来意不善的人,脸色丝毫未变,一点也不惊慌,从容地说:“国破家亡,我实在无心来到这里(享受荣华)。今天如果被杀,正好了却我的心愿。”南康长公主听了这番话,满脸羞愧地退了回去。

自我陶醉

桓温多年驰骋沙场,劳苦功高,可是他的日常生活并不奢侈,饮食只是粗蔬淡饭而已。他倒自认为英姿勃发,一表非凡,是司马懿、刘琨那样的人物而自我陶醉。有一次北伐,从北方带回来一个老婢女,说是从前刘琨的歌伎(以歌舞为业的女子)。那婢女一见桓温便泪流满面。桓温问她是何缘故,婢女说:“你太像刘司空(刘琨)了!我一见到你便想起了原来的主人,所以不胜悲伤。”桓温听后十分高兴,特地穿上袍服,戴上官帽,把自己修饰得非常端庄,再煞有介事地把那婢女叫去询问,他到底像不像刘琨?婢女把他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说:“脸面很像,可惜瘦了些;眼睛很像,可惜小了些;胡须很像,可惜红了些;体形很像,可惜矮了些;说话的声音很像,可惜你的语言很有些像女人。”桓温气得立刻脱衣摘帽,倒在床上蒙头大睡,昏头昏脑一连闷了好几天。

宽宏大量

桓温建议把都城迁到洛阳去,决定再次出师北伐。他率领将士渡过淮河、泗水,到达北方地区,与僚属登上大船船楼,眺望中原,慨叹道:“最终使中原国土沦丧,百年来成为荒丘废墟,王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太尉等要职,当时皇族争权混战,各族人民起义,匈奴乘机举兵南犯,他当重任,却专权自保)那班人逃脱不了应负的责任!”有个袁宏轻率地说:“国运自然有衰落有兴盛,难道必定是他们那些人的过错吗?”桓温脸色大变,环顾僚属们说:“诸位听说过刘表吗?他有一头大牛重千斤,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而拉重物走远路竟不如一头瘦弱的母牛。魏武帝(曹操)进入荆州,把它杀了煮来犒赏士兵,当时没有人不感到痛快。”桓温用这头牛比拟袁宏,满座的人都惊恐不安,袁宏吓得变了脸色。但桓温并没有杀袁宏。

凶横干政

还在哀帝司马丕时,桓温就已专横跋扈,不大听朝廷的话了。371年,桓温率领军队从广陵出发,屯驻于白石,诬称在皇帝位上的司马奕历来痿疾(筋肉萎缩,半身不遂),两个美人生的三个男孩都不是他的骨肉,请求太后下诏废黜他。桓温召集百官开会,把司马奕废为东海王,后来又降封为海西公。此后,桓温以皇太后诏令的名义,率领百官奉迎会稽王司马昱(简文帝),请他即位当皇帝。桓温指使他的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马晃,到皇帝司马昱面前自认与太宰、武陵王司马晞谋反。司马晞是司马昱的亲弟弟。司马昱泪流满面还没发表意见,桓温已经下令将司马晞等人逮捕送交廷尉(掌刑狱的官员)惩办。后来,桓温再三上奏司马昱杀掉司马晞,司马昱坚持不予批准,亲笔写了一张字条给桓温说:“若是晋朝的寿命还长的话,就请你按照我前次的意见办;如果晋朝大运已去,我就不做皇帝了,宁愿主动给贤能者让路。”桓温读后吓出一身冷汗。司马昱跟他前任的几位小皇帝不同,他曾获得立国后几位皇帝的封拜,官高位极,桓温对他不能不有几分惧怯。

野心勃勃

桓温权势日甚一日,野心越来越大,对眼前的荣誉地位很不满足,常常冥思苦想,心浮气躁。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对身边的人说:“我要是长此无所作为,真要被司马师、司马昭耻笑了!”吓得身边人不敢搭腔。他这话的意思是,司马王朝已经衰弱到再也延续不下去了,他如果不做皇帝,实在是“天予不取”,坐失良机。桓温见谁也不开口说话,便按着枕头坐起来,说道:“我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连遗臭万年也办不到吗?”

大失所望

简文帝司马昱逝世时,留下遗诏说:“家国之事全赖公(桓温)操持;如诸葛亮、王丞相(即王导。西晋亡后,司马睿称帝[元帝],王导任丞相,其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中下游,时称‘王与马[司马],共天下。’王导历任元、明、成三帝丞相,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那样的旧事。”这本来很尊敬桓温了。桓温原以为司马昱临终会把帝位禅让给他,至少也要让他做代理皇帝(摄行帝位),这让他大失所望。桓温写信给他的弟弟桓冲说:“遗诏仅仅让我依武侯(诸葛亮)、王公(王导)旧事,太没意思(没有兴趣)了。”司马曜(孝武帝)即位后,桓温曾一度入朝。当时人们舆论纷纷,猜测他这一来,必定会杀掉王(王坦之)、谢(谢安)等重臣,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但是桓温没有杀谢安等人,他在京城停留了十四天,便回到姑孰(晋代军事防务重地,今安徽当涂县,为桓温家庭驻地)去了,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终年六十二岁。

 

 

十一  遂宁县的衍化轨迹

刘耀空

 

东汉末年(196219)遂宁开始建县,辖区包括现在的船山区、安居区、重庆市潼南县和资阳市安岳县东北部。从东汉至西魏九个朝代(政权)都以德阳为县名,其中东晋分为德阳、小溪、晋兴三县,刘宋、南齐分为德阳、晋兴两县,肖梁又为德阳、小溪、晋兴三县,西魏为德阳、方义(小溪改名)、始兴(晋兴改名)三县。德阳县在东汉隶属广汉郡,蜀汉隶属东广汉郡,西晋隶属广汉郡,成汉隶属德阳郡,东晋、刘宋隶属遂宁郡,南齐、肖梁隶属东遂宁郡,西魏隶属东遂宁和怀化二郡。德阳县在北周初废 除。《辞源》:“德阳县东汉置,北周废,故治在今四川遂宁县。”

北周(557581)开始置遂州,隋、唐、五代、北宋均以“遂州”称。北周遂宁有方义、始兴、柔刚三县。方义县隶属遂州石山郡,州郡县治在今遂宁市城区;始兴县隶属遂州怀化郡,县治今重庆市潼南县玉溪镇青石坝;柔刚县始置于周武帝建德四年(575),隶属普州安居郡,郡县治在今安居区安居镇。隋代遂宁有方义、青石(即北周始兴)、安居、隆龛四县。方义(州治)、青石二县隶属遂州总管府,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府改置遂宁郡;安居、隆龛隶属资阳郡。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改柔刚置安居。文帝开皇三年(583)置隆龛镇,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升为隆龛县,县治今潼南县光辉镇。唐代遂宁有方义、青石、遂宁、安居、崇龛五县,其中遂宁县分青石县新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遂宁”这个名字设立的县,置县时间为中宗景龙二年(708),县治在今潼南县大佛坝。方义(州郡府县治)、青石、遂宁隶于遂州都督府,安居、崇龛(即隋代隆龛)隶于普州(安岳郡)。五代遂宁也有方义、青石、遂宁、安居、崇龛五县,隶属州郡与唐代相同。北宋遂宁有小溪(即五代方义)、青石、遂宁、安居(太祖乾德五年[967]废崇龛县并入)四县,小溪、青石、遂宁三县隶于遂州武信军,安居隶于普州安岳郡。

南宋遂宁晋升为遂宁府,小溪(府县治)、青石、遂宁三县为遂宁府管辖,安居仍隶属普州安岳郡。

元代遂宁降为州(遂宁州)。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并青石、遂宁、安居三县入小溪(州县治),遂宁变多县为一县。

明代太祖洪武九年(1376)遂宁州降为县,县治今遂宁市城区,由潼川州管辖,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

清代潼川州升为府(潼川府),管辖三台、射洪、盐亭、中江、遂宁、蓬溪、安岳、乐至八县。

民国初年,省内设省、道、县三级制,遂宁县隶于嘉陵道(辖26县)。民国元年(1912)遂宁县划南路13场、蓬溪县划西南11场组建东安县,后正式定名为潼南县。至此,遂宁县的辖区和境域就正式确定下来。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122003),尽管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有多次变更,但县级政区基本保持稳定。

1985年遂宁撤县建市,遂宁县更名为“市中区”。200312月,根据国务院指示,将市中区分设船山、安居两个县级行政区。

 

 

遂宁市区县政协网群: 船山区

|

安居区

|

蓬溪县

|

射洪县

|

大英县
copyright ? 2014 政协四川省委员会  维护: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四川新闻网 电话:028-86167259 86167212 Email:sczx@sczx.gov.cn
备案号:蜀ICP备18010824号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遂宁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传真):0825-2988759 邮箱:sn_wgb@126.com